(記者 劉蔚 通訊員 王兆偉)近日,從省水利廳傳來好消息,我市東海縣沭新渠灌區、沭南灌區,贛榆區石梁河灌區、小塔山水庫灌區、八條路水庫灌區,灌云縣叮當河灌區,灌南縣沂南灌區等7個大中型灌區入選全省第一批省級標準化灌區。其中,沭新渠灌區、沭南灌區、石梁河灌區和小塔山水庫灌區4個大型灌區已經實現標準化管理全覆蓋。
東海縣東南部的沭新渠灌區內,干渠交錯,林茂糧豐,涓涓清水流淌在田間地頭,為糧食輸送“生命之源”,灌區內處處可見盎然生機。“自從灌區實施改造以來,現在的灌區排水更及時、灌溉更規范了,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們糧食的用水需求和增產增收。”東海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沭新渠灌區的新面貌只是我市灌區改造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按照水利部、省水利廳部署要求,以提升農業用水效率、保障糧食安全、促進灌區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深入開展灌區改造工程建設。去年以來,共新建、拆建泵站24座,改造渠系建筑物41座,整治渠道26.3公里,新建防滲渠17.85公里,疏浚排水溝31.11公里,為節水型灌區和標準化灌區創建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沒有標準化,就沒有規范化,更談不上現代化。“十四五”以來,我市積極推進大中型灌區標準化管理評價工作,開展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完善灌區的體制機制,加強灌區安全運行、工程管護、用水計量、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標準化管理。通過灌區標準化管理,改善灌區灌排能力,提高灌區管理水平,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2023年,有效保障了178萬畝冬小麥春灌、310萬畝水稻栽插灌溉用水,為糧食高產穩產奠定了基礎。
大中型灌區是保障糧食安全的主戰場。目前,我市已經累計完成5個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改善灌溉面積16.7萬畝,有效促進農業節水和增產增收,為服務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
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對照水利部《大中型灌區標準化管理評價標準》,完善灌區各項管理規章制度,細化各項管理措施,進一步提高灌區現代化管理水平,爭創水利部標準化灌區。“今年,市水利部門計劃投資2.64億元實施淮漣灌區、小塔山水庫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等2個國債項目,全年計劃完成創建9個省級及以上標準化灌區,提前一年實現大中型灌區標準化管理的目標任務。”市水利局農村水利與水土保持處處長介紹。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陶莎 校對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