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拼搏奮斗、勇毅前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新時代這十年,有太多的變化令人動容,有太多的成就讓人贊嘆,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被銘記。黨代表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承載著人民期望,履行著神圣職責。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為營造喜迎二十大的濃烈氛圍,全面展示港城十年發展變化,本報今起推出《喜迎二十大 建功在港城 聽見·黨代表話十年》系列報道,聚焦我市各級黨代表,從他們的親身經歷和感悟中,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以及港城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敬請關注。
徐海,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市城建控股集團星辰照明公司安裝養護二所副所長,先后獲評中國好人、全國模范退役軍人、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勞動模范、省優秀共產黨員等。?
夏日的港城夜晚,熱鬧非凡。民主路老街流光溢彩,鹽河巷美食街煙火氣十足,前往納涼的市民絡繹不絕。
“10年里,港城的夜晚大變樣,路燈變了,道路變了,風景也變了,人們夜間出行越來越方便。”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市城建控股集團星辰照明有限公司路燈安裝養護二所副所長、勞模黨支部書記徐海感慨道。作為一名“路燈衛士”,他見證了港城城市照明的發展,看著大街小巷的燈光越來越璀璨。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黨代表,徐海被稱為港城的“路燈地圖”。他扎根在路燈工作一線20多年,全市3000多公里的線路,400多個配電箱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里。從路燈安裝、更換、清洗、維護,到配電箱設計、設備改造,在徐海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全市6萬盞路燈亮燈率99%、設施完好率95%。
走進徐海勞模工作室,一排各個時期的路燈展示分外引人注意。“你看,這是2012年,我市開始實施城市家具改造,全市路燈也變成統一色系、統一風格。到2018年,全市路燈達6萬余盞,不僅在數量上,在光源、燈型品種、材料和控制手段等方面都有較大的飛躍。路燈光源由原來的照度差、壽命短的普通白熾燈、汞燈、鈉燈發展到現在的LED燈,路燈桿由絕大多數借用供電桿、自立水泥桿發展到現在普遍采用金屬桿。現在,路燈的亮熄控制手段也從手控、時控、光控變成了三遙控制。”徐海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近年來,城市照明從“傳統市政附屬設施”向“城市建設重要組成部分”轉變。作為黨代表,徐海將永葆黨員先進性和弘揚勞模工匠精神有效結合,和同事們積極鉆研新技術,并實行傳幫帶,通過工藝的優化和技術的創新,提升工作效率。海寧大道、機場路、新牛公路、BRT一號線等一大批高質量的精品路燈亮化工程都出自他們之手。“看著港城日漸繁華,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心里特別開心。”
“徐師傅,幸福南路的一盞路燈燈罩被風吹掉了,要去處理一下。”筆者跟隨徐海乘坐路燈維修車駛往現場。到了目的地,徐海戴上安全帽,雙腳套上腳鉤,雙手抱住水泥電桿嫻熟地往上爬,很快就到了路燈的位置,熟練地裝上燈罩,整個過程也就10分鐘左右。
常年奔走在大街小巷,徐海對城市的變化了然于心。“最明顯的是路變寬敞了,大街小巷到了晚上都很明亮。以海州中大街為例,以前那邊的小巷子黑乎乎的,這幾年全都裝上了路燈,居民出行很方便。”
不僅僅是市區,農村的夜晚也亮堂起來。在新壩鎮武圩村,太陽能路燈如衛士般挺立在道路旁,一盞盞明亮的路燈猶如閃亮的星星,鑲嵌在鄉村的夜空中。
“路燈更新換代了好幾茬,如今使用普遍的是LED路燈,還有部分道路使用的是太陽能路燈。現在很多鄉村道路也裝上了路燈。以前武圩村沒路燈,去年,我們為村里安裝了50套太陽能路燈,既低碳節能,也省去了日常繁瑣的管護,讓村民們晚上也能安心出門。”徐海說。
除了修路燈,徐海還是螢火蟲黨建志愿服務小分隊的一員,經常利用空余時間為居民義務維修電器和整理線路。“以前,找我的大部分是線路有問題,或是修燈泡、開關什么的,現在修的更多的是家用電器,說明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華燈初上之時,是徐海最欣慰的時刻。“夜幕降臨,聽到有人夸獎港城璀璨的燈光時,我就覺得特別自豪。我相信美好藍圖要靠一步一步實干完成,作為一名黨代表,一名路燈養護工人,一名退役軍人,我要將黨員品質和勞模精神相結合,將軍人品質和工匠精神相結合,點亮城市夜空,照亮大家的回家路,為建設人民期待的現代化新港城繼續盡自己的一份力。”(莊婷婷 劉翔)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