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一票鮮活硬殼蛤申請查驗送檢,出口到韓國的船期比較緊,還來得及嗎?”昨日上午,連云港海關關員接到連云港顛羸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求助電話,立即開通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實行審單、查驗、取樣、檢測、出證、放行等“一站式”通關,通關時間壓縮至原來的三分之一,確保鮮活易腐農食產品隨報隨檢、即檢即放。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將連云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桿和示范項目”的重要指示。在“一帶一路”提倡的以“五通”為核心的合作模式中,如何全面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是“貿易暢通”的重中之重。5年來,我市口岸單位持續推進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通關便利化,主動研發“一帶一路”多式聯運智慧監管平臺,積極拓展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模式、“船車(站)直取零等待”監管模式和“陸海聯運甩掛運輸”監管模式的應用,不斷優化進口糧食品質檢驗模式,靠前服務“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標桿和示范項目建設。
6月9日,在連云港海關的監管下,一列載滿化工材料、汽車配件和機械設備的班列在連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整裝待行,準備開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依托中哈物流合作基地,我市于2017年成立江蘇首家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并自主研發上線多式聯運監管輔助系統,設置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南來北往的全球客戶。
連云港海關駐港區辦事處物流管理科科長劉貴明介紹,借助中哈物流基地和港區碼頭近在咫尺的便利條件,陸向貨物通過班列、汽車等運輸方式發往中西部地區乃至中亞、西亞、歐洲,海向貨物搭乘班輪航線運往日韓、東南亞及中東、歐美,各種運輸方式的貨物可以就地進行通關、倉儲、轉運、分撥、集疏、冷藏等業務,具有通關環節少、物流成本低、運輸效率高、貨損貨差低等特點,能夠有效實現港、航、路、貿多方互利共贏。
在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云港片區內,連云港海關率先在中西部沿線實現“出口直放、進口直通”,國際航行船舶“單一窗口”實現“一單五報”。多式聯運監管中心、公共保稅倉庫等功能資質被有效利用,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倉單質押、融資租賃等金融政策出臺,成立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等舉措,有力助推“一帶一路”交流合作和運路暢通,在新經濟格局中也發揮著日益重要作用。
據統計,目前國際過境班列貨物抵達連云港后,可以直接卸船分流至場站裝車發運,整體過境效率提升75%,企業成本降低60%。
天時地利人和不僅煉就了“連云港港速度”,連云港港的“硬實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在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今年發布的《2021年全球港口發展報告》中,連云港港位列全球第23位。(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張恩浩 邵明旭 馬亦武)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