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公司訂單減少,現金流非常緊張。正當我們為資金發愁時,稅務部門把‘熱乎’的新政策送到了我們手里,280萬元存量留抵退稅解決了當下的燃眉之急。”企業辦稅人員夏華介紹,公司目前已申請多項專利,產品通過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設備經營許可證審批,擁有國內醫療設備生產經營最高資質。“在政策扶持下,企業下一步準備由做代加工向打造獨立品牌轉型,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
盤活現金流,企業投資信心足。在贛榆海洋經濟開發區,江蘇天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隱形眼鏡等眼部護理系列產品,去年底公司計劃建設二期廠房,投入近3000萬元新增10條生產線搶抓隱形眼鏡訂單。項目建設需要“真金白銀”的保障,天眼醫藥成為此次優惠政策直接受益者。4月1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明確將中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實施時間由2022年三季度,提前至5月1日實施、6月30日前集中退還。政策出,活水來,在港城,中型企業反響良好,助企紓困的政策效應已逐漸顯現。
港口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是國家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位于徐圩港區內的連云港新榮泰碼頭有限公司是盛虹集團旗下企業,今年計劃投產四期的管道項目建設,鋪設從碼頭到倉儲基地的運輸管道線路,擴大經營規模。自工程開工以來,隨著基建項目陸續落地、生產設備采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新榮泰碼頭現金流壓力倍增。“新政策太及時了,沒想到5月中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這么快又落地了,我們已經成功申請1000余萬元存量留抵退稅,這筆資金對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目標很重要。”新榮泰碼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資金壓力和融資成本降低后,我們優化項目籌資新模式,企業的生產經營更有活力、發展更有動力了。”
“制造業中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提前落地,緩解了公司現金流,我們對下游企業交付產品回款也可以緩一緩,退稅政策惠及整個產業鏈。”市金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殷丹丹介紹,疫情給產業鏈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影響。受疫情影響,運往上海、廣東等地170噸產品無法按期交付導致庫存積壓,已交付的下游企業受疫情影響回款緩慢,再加上聚丙烯原材料采購,公司現金流一度吃緊。“金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投產期間從國外采購生產線和附屬設備花費1個多億,大額的增值稅存量稅款一直未消化完,我們退稅數據清冊里都有詳細記錄。”贛榆區稅務局減稅辦負責人表示,接到提前集中退還中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的要求后,稅務部門線上提醒并輔導企業盡快提交退稅申請,開通退稅綠色通道,目前申請已通過審核。
“為進一步宣傳落實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我們專門制定了網格化輔導方案,線上線下開展‘一對一’輔導,并成立專業輔導團隊進駐企業園區,提供‘納稅申報、退稅申請、審核辦結’一條龍服務,及時解決退稅辦理中遇到的各類申報及流程問題。”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為了推進服務智能化,聚焦“精準達”,市稅務局依托大數據,精準“畫像”企業類型,智能分析適用政策,靶向宣傳分類輔導,全面推廣“非接觸式”辦理,“一企一單”讓政策“春雨”充分化為潤企“活水”,更好助力企業紓困解難、輕裝前行。除了大數據“畫像”,我市稅務部門還建立多部門聯動全程跟蹤制度,由人行國庫系統提供延時服務,優先辦理稅務部門的退稅信息,真正實現了退稅資金對企業的直達快享。(徐黎一 惠瑄)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