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記住這些‘避險’知識,當遇到危險時才能采取必要措施保護自己。”5月12日是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天,猴嘴街道新民社區在轄區內開展“5·12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材料、講解安全常識等,進一步宣傳普及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增強轄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
當天,新民社區工作人員向轄區居民發放了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單,向居民普及推廣針對暴雨洪澇、暴雪、地震及家庭火災的預防自救知識。同時,解答居民提出的疑惑,提醒居民多多關注防災減災小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相對于地震等極端災害,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暴雨暴雪、家庭火災、洪澇臺風等,掌握必要的避險知識,可防止對自己造成損害。”居民徐習監深有感觸地說,他記得有一天突然下起大暴雨并伴有轟隆隆的雷聲,下班時路上積水非常深,還要經過涵洞、橋梁等,他覺得不安全,就停下來躲在安全地帶,等雷雨減弱以后再走。
新民社區工作人員專門印發了宣傳材料并耐心解答大家的疑問,特別針對火災提醒居民:起火時怕煙,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著火時在地上打滾,不坐電梯往下跑,盲目跳樓會傷害身體。雷雨天電閃雷鳴,不要站在樹下避雨,打雷的時候關好家里的門窗,切斷電源,不要看電視、打電話。如果出現暴雪,人要慢跑,身體凍得厲害也千萬不要用火烤,可用冰雪摩擦血液循環,慢慢暖和會好一點。
隨著汛期的到來,新民社區提醒居民,汛期旅游要注意安全,不要前往有危險的地區,特別是容易發生洪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旅游景區。游泳時要注意防止溺水,切勿酒后游泳,也不要到河流、水庫等未知環境或有警告提示的水域游泳。監護人要教育少年兒童不要在野外游泳,以免發生意外。在戶外遇到雷雨天氣時,要盡量躲避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不要拿著金屬物品及接打手機,遠離廣告牌和簡易建筑物。“雨中行進避開燈桿、電線桿、變壓器、電力線及附近的樹木等有可能連電的物體。經過積水的地方時,發現有電線落入水中,必須遠離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我也知道一些避險知識,比如暴雨雷電天氣時要斷開家中用電設備的開關,防止管道氣體泄漏和電線浸水造成漏電失火、傷人事故。今天參加社區組織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感覺很有收獲。”居民尹志法說。
新民社區負責人蔣靜表示,此次宣傳活動推進了防災減災知識在社區范圍內的普及,進一步增強了社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為居民規避風險、確保生命財產安全奠定基礎。(記者 陳兵 通訊員 韓晶晶)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