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云區墟溝街道長寧路附近坐落著一處溫馨的小院,陽光好的時候,女主人王芳會將被褥拿到院內晾曬,有時還會隨手收拾一下小院。忙碌之余,她還不忘經常透過小院南邊的一扇窗戶朝屋內看去,時刻關注著屋內婆婆的動靜,判斷是否需要照顧。其實,這些貼心的舉動在王芳看來早已成為日常,今年52歲的她,自20多年前喪偶后,就一直守護在公婆身邊,盡自己所能替丈夫盡孝,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傳承孝愛家風,她的行為感動了公婆,也感動了鄰里。
昨日上午,還未走進王芳的家中,就聽見屋內傳來她和婆婆聊天的聲音,王芳和婆婆靳如翠正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婆婆喜歡的體育類節目。王芳還不時為婆婆添茶倒水。桌上擺放著各種軟糯的零食,這些都是王芳專門給婆婆準備的,細心的王芳還將零食包裝袋一一打開,取出零食遞給婆婆品嘗。
今年86歲的靳如翠頭發花白、皮膚白皙,戴著一副銀色的老花鏡,雖然腿腳不太好,但精神狀態很不錯,完全看不出是一位80多歲的老人,她說起話來慢條斯理,思維清晰。一提起兒媳婦王芳,老人忍不住激動。
“苦了這個孩子了,為了照顧我們,耽誤了自己的幸福。”靳如翠望著一旁的兒媳婦心疼地說。自從王芳嫁進來,雖然話不多,但是心眼兒特別好,對她和老伴更是沒話說,這些年來,從沒有和公婆紅過一次臉,所有事情都是順著老人,只要老人開心,她就開心。
原本以為幸福的生活會一直延續下去,但是天不遂人愿,20多年前,王芳的丈夫意外去世,靳如翠夫婦也失去了唯一的兒子,全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堅強的王芳沒有倒下,而是將所有的委屈和傷心都埋在了心里,一個人默默地照顧孩子和公婆。
隨著公婆的年紀一年比一年大,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在公公去世前,公婆兩個人經常一起住院,王芳始終照顧左右,白天為老人做好飯送到病床前,晚上就陪著婆婆在病房入睡,夜里還時不時地去公公的病房照顧一下,曾經柔弱的她,成為這個家庭的“頂梁柱”。
2020年,王芳的公公離世,王芳也到了退休的年齡。退休后,王芳更是寸步不離地陪伴在婆婆身邊,照顧婆婆的日常起居。因為婆婆患有嚴重的心臟病,發病時會有生命危險,王芳幾乎每時每刻地陪著婆婆,每天晚上與婆婆睡在一個房間,保證婆婆的安全。
王芳的婆婆喜歡出門散步,但是因為腿腳不好,王芳不放心,便總是陪伴著。婆婆拄著拐杖走在前面,王芳就跟在后面。時而為婆婆系好圍巾,時而攙扶著婆婆,不住聲地叮囑婆婆注意安全,婆媳倆深厚的感情讓很多人羨慕不已。
“她總是擔心我身體,可我擔心她的將來!”說起兒媳婦王芳,一向堅強的靳如翠流下了眼淚。因為王芳一直照顧家庭,陪伴著她,導致她一直沒有再成家。靳如翠擔心自己年歲漸長,陪伴不了王芳多長時間,將來她不在了,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生活,王芳沒有個伴兒不行。
這些年來,靳如翠也經常勸王芳遇見合適的人,趕緊再成個家,但王芳始終沒答應。為了鼓勵兒媳婦尋找另一半,靳如翠甚至說只要遇見對王芳真正好的人,她會像嫁女兒一樣為王芳準備嫁妝。看到兒媳婦這輩子吃了太多苦,為人又老實,她真心希望兒媳婦將來能夠有個好歸宿。
“婆婆是長輩,照顧好她是應該的,其他的都不重要。”王芳說,從丈夫去世的那一天起,她就決定代替丈夫盡孝,至于其他的事情,都不在她考慮的范圍之內。余生,她只希望能夠照顧好婆婆,讓婆婆能夠長命百歲,也讓她有更多的機會陪伴在左右,盡一份為人子女的孝道。(記 者 徐譽寧 通訊員 田 甜)
?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