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凌晨4時許,連云區云宿路附近一戶村民家中發生驚險一幕,夫婦倆在密閉空間內燒煤爐,引起一氧化碳中毒。丈夫在失去意識前,緊急撥打了急救電話求助。接到求助后,民警和120急救人員趕往現場,將兩人送到醫院救治。
市急救中心介紹,每年冬季都是一氧化碳中毒救助高發期,居民在密閉空間燒煤球、木炭或用燃氣取暖、做飯時,要科學操作,避免險情。冬季居民應如何避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險情?當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小區、餐飲店、市急救部門和市消防救援部門。
驚險一幕 家中燒煤爐 兩人凌晨暈倒
“我們可能是煤氣中毒了,趕快救命啊!”11月10日凌晨4時許,市急救中心接到男子張華(化名)的電話求助,稱自家燒了一晚上煤爐,可能是氣體中毒了,妻子目前已經暈厥,他也呼吸困難。
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員說,在電話里能明顯感覺到男子身體虛弱。“他說話斷斷續續,模糊地說了一個地址就掛斷電話。”接到求助后,急救人員立即與當地民警取得聯系,并迅速前往男子所說的地址展開救援。當天凌晨,急救醫生與當地民警一起打聽尋找后,最終在連云區云宿路附近一民房內找到了已經陷入昏迷的張華夫婦。“室內氣體嗆人,兩人躺著臉色發白,已經意識不清了!”急救人員說,室內燒了煤爐,初步判斷應該是一氧化碳中毒。隨后,急救人員將兩人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當天上午10時許,記者從東部戰區總醫院連云港院區(原一四九醫院)醫護人員處獲悉,一氧化碳中毒的張華夫婦正在接受治療,具體情況尚需進一步檢查。
現場走訪 不科學燒煤、用燃氣易致一氧化碳中毒
市急救中心急救專家吳振業告訴記者,每年冬季都是一氧化碳中毒救助高發期,類似求助每年都會有十幾起。他介紹,一般來說,冬季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場景有:居民在家中不科學使用燃氣設備做飯、洗澡等;餐飲店燒木炭吃火鍋、燒烤;農村地區老年人燒煤爐取暖等。“由于相關人員所處的是密閉空間,加上燃燒物燃燒不充分,室內積蓄的一氧化碳濃度過高,很容易導致相關人員出現中毒癥狀。如果患者沒被及時發現,往往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市民如何預防冬季一氧化碳中毒?11月10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小區居民和餐飲店店主。在市區龍河小區23號樓張先生家,他告訴記者,之前家中廚房內用軟管私自引出管線,給熱水器使用。“由于軟管老化,去年曾經發生過燃氣泄漏,在燃氣公司專業人員提醒下,拆除了軟管,重新走管道,避免了一氧化碳氣體中毒的險情。”
11月10日下午2時許,在巨龍路一家燒烤店內,店主李經理告訴記者,有些燒烤店內使用木炭做燒烤或火鍋,導致客人暈倒等情況并不少見。“餐飲店內用木炭或者燃氣,如果室內通風不暢,容易引發氣體中毒,去年我們在店內安裝了大功率的排風設備,把燒烤餐集中到排風設備區域,確保安全。”
急救專家吳振業介紹,一氧化碳中毒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表現為頭暈、頭痛、眼花、全身無力等,開窗呼吸新鮮空氣后,癥狀會很快消失;而中度為多汗、煩躁、走路不穩、意識模糊;重度則有面色口唇發紅、神志不清、牙關咬緊、抽搐等表現。如果中毒情況嚴重,救援不及時會有生命危險。
吳醫生提醒市民,在生活中如果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并把中毒者迅速轉移至戶外空氣流通處,中毒嚴重者要及時送到醫院。“一氧化碳中毒者最好選擇有高壓氧艙的醫院,以便對腦水腫進行全面有效的治療。”另外,在住院治療期間,很多病人蘇醒后,感覺能吃能喝,就急著出院,事實上,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有個“假愈期”,有的長達數百天,一般來說,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如果不經過系統治療,會出現遲發性腦病后遺癥。
消防部門 選擇合格灶具燃氣設備 燒煤等要保持通風
記者聯系了市消防救援支隊海昌路消防救援站馮站長。他介紹,各地冬季一氧化碳中毒救援中,很多是發生在餐飲店、城市的一些老舊小區和部分農村地區。“相關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對燒煤球、木炭和燃氣等可能產生的一氧化碳中毒情況不了解、不重視。在各種狹小的密閉空間中,排氣不暢就容易導致中毒癥狀。”
馮站長提醒市民,在生活中要做好各類預防措施,首先,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灶具、取暖設備,勿要私自改造家中燃氣管道等設備;其次,市民在使用相關設備前,要先進行檢查,如發現有破損排氣不暢等問題,要及時請專業人員前來維修或更換;最后,在使用熱水器、煤爐、灶具等房間內,要留有足夠的通風口,保持室內通風順暢。
?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