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市公安局疫情防控數據研判專班仍燈火通明,10余名民警正堅守崗位,有的目不轉睛盯著電腦、有的埋頭計算數據,有的電話打個不停,指令簽收、數據清洗、下發核查……這里是疫情防控工作“指揮中樞”,賦能實戰的大數據為涉疫風險隱患排查提供“精準導航”。截至8月17日,504批、464358條數據從這里下發至全市各地基層“疫”線,核查見底率達100%。
聯動作戰,24小時“開機運轉”
自新一輪疫情反撲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部署要求,第一時間成立聯合指揮部,抽調22名精干警力組建疫情防控數據研判專班,24小時全天候高強度運轉,衛健、工信等成員單位專門派員進駐專班辦公,嚴格落實“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工作機制,認真開展數據比對和核查處置,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撐,筑牢連云港疫情防控智慧防線。
專班負責人告訴記者,專班分為4個工作組,自7月20日以來,每天24小時支援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全面系統感知處理和分析研判中高風險地區來連人員信息,“跑出了疫情防控‘加速度’!”
戰“疫”期間,全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大數據、網格化優勢,以涉疫風險人員排查防控系統為依托,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讓民警少跑路,讓查控目標更精準”的預期效果,第一時間把潛在風險人員找出來,并對相關密接人員開展流調,把一切涉疫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專業高效,數據池里“千淘萬漉”
“我們一定要竭盡所能去除重復、錯誤、無效信息,為防疫一線的戰友們減負!”專班成立以來,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總值班長宋巖任數據下發組組長,帶領組員郭瑋、王衛、程星瀚等業務骨干,負責對衛健等部門推送的風險數據24小時簽收處理下發,確保與各部門數據互通共享應用,對各類風險人員數據點對點精準下發。
組員郭瑋號稱小組里的“拼命三郎”,不僅承擔本組任務,還承擔專班其他各組之間運轉協調和專項任務綜合研判等任務;王衛是專班的“老黃?!保刻斐艘WC下發的每一條數據精準有效,還負責對下發的各類數據質量實時跟蹤,及時反饋基層在數據核查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平均每天接打電話近200次;程星瀚在他的岳父住院手術期間,堅守崗位,全力確保每日數據下發及時高效精準。他們每天凌晨兩三點休息已成常態。
“雖然不在卡口、社區防疫一線,但是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數據是我們的武器,用它與病毒展開較量!”連日來,市公安局大數據支隊副支隊長詹景翔帶領劉懿、胡龍、許乾乾、許楊、孫憲雷、蔡璇等業務骨干挑起數據支撐組的大梁,充分發揮科技手段,不斷提升各類風險數據梳理效率。
見人見底,為基層防疫“精準導航”
7月24日,一條關于“付某從南京返連”的涉疫數據到達灌云縣公安局圖河派出所社區民警手中,社區民警立即穿戴好防護裝備,按照“五包一”要求,火速對付某進行核查走訪,了解其行動軌跡與密接人群,要求其按規定進行核酸檢測與隔離。7月24日、26日,先后兩次核酸檢測分別為陰性和弱陽性,數據核查組立刻對付某及其密接人群進行排查歸類,通過流調、篩選,將密接人群數據第一時間通知相關單位,第一時間進行摸排隔離。后付某經過檢測轉陰,所有密接人員經檢測全部為陰性。
類似案例每天都會在全市公安機關各級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和一線上演。這些有驚無險的“戰疫”充分檢驗了基層一線民警快速反應、迅速研判、落地核查的實戰能力。
不誤一刻、不漏一人。為確保數據專班下發的每一條數據見底,專班還專門設立了綜合督導小組,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支隊副支隊長宗華統籌推進每日數據核查、數據督辦、電話抽查工作,堅決杜絕數據沒見底,涉疫人員漏管失控現象發生,經他的小組核驗過的數據達到200余批次,30余萬條。(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倪中碩 關寧)
?
總值班: 王夫成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