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雜草叢生,門口堆滿了垃圾與舊衣物,患有精神疾病的父親正坐在屋門口的地上發(fā)著脾氣——7月30日,本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來到東海縣曲陽鄉(xiāng)馮莊村馮中玲的家,驚訝于眼前的一幕。
今年高考,畢業(yè)于東海白塔高級中學的馮中玲以452分的成績被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yè)錄取。得知錄取信息后,馮中玲便和朋友去蘇州打工掙學費。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落到了她大娘身上。在馮中玲看來,大娘就是媽,承擔了原不該有的家庭重擔。面對1.89萬元的高昂學費,大娘急得淚水直打轉。如果你想幫助馮中玲,請和本報助學熱線13851291243聯(lián)系。
父親精神分裂 母親聾啞人
大娘扛起一家四口生活重擔
映入眼簾的一間紅磚老屋,院墻破損斑駁,周圍雜草叢生,藍色大門倒伏在地上,窗戶用塑料紙糊上,墻上霉跡斑斑。
馮中玲的大娘一邊領著我們進門,一邊說,“這房子至少可以追溯到馮中玲爺爺那一輩,因為年頭久沒錢修已經(jīng)成了危房,一下大雨就岌岌可危。前幾天刮臺風,村里讓去敬老院住,馮中玲父母沒有去,孩子大爺就在這陪了一夜。”
為了掙學費,馮中玲高考一結束就去蘇州打工了。看到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馮中玲的大娘很高興。然而,看到學費那欄高昂的費用,大娘愁得整夜睡不著。
原來,2011年,馮中玲的弟弟患上了腎臟綜合征,做手術就要十幾萬元的費用。大娘把家里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又問村里借了些錢,這才湊齊手術費。
“這孩子生病期間,馮中玲她爸瘋了。”大娘說,一邊是孩子生命垂危,還籌不到錢,一邊是出于父親的自責和難過,原本頗有才華的父親,因為過度傷心和焦慮患上間歇性精神疾病。
雖然弟弟的病好了,但馮中玲一家失去了家里唯一的勞動力,加上欠債,日子過得越來越苦。10年來,家里一直住著危房,屋里的霉味熏人。地面還是坑洼的泥地,墻上的白灰也早已脫落。
馮中玲和弟弟、媽媽擠在靠墻的一張小床上。床邊僅有一臺舊風扇。誰也無法想象,在炎熱的夏季,娘仨是怎么擠在一張床上入睡的。
更讓人心酸的是,屋內桌上擺著中午吃剩下來的菜:一盤沒有油水的炒小瓜。“為了這個家,我已經(jīng)4、5年沒買過新衣服了。”大娘抹著眼淚說,為了照顧丈夫的弟弟、弟媳一家,自己特別節(jié)省,“很多時候就是米飯、面條,有飯吃就不錯了。”
大娘家有3個孩子,日子過得也緊緊巴巴。丈夫在外打工,微薄的收入勉強撐起兩個家的開銷。原本指望養(yǎng)豬掙點錢,沒想到去年一場豬瘟,讓家里欠了30多萬元債務。
“我大兒子都24歲了,連結婚的錢都沒有。本來想買房子,我和兒子說,現(xiàn)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你自己努力吧,媽幫不上了……”大娘抹著淚說,“我現(xiàn)在就想早點把債還清,這輩子就安心了……”
生活雖苦,但大娘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她一直盡心盡力照顧馮中玲姐弟倆,鼓勵他們好好學習。
“侄女上學接送、生病就醫(yī)、開家長會的都是我,馮中玲的父親犯病時還會對我又打又罵,危房漏雨,馮中玲大爺就陪著一起淋雨……”馮中玲大娘講起與這一家子相依為命的艱苦生活,眼眶瞬間紅了。
考取重慶外語外事學院
期盼學有所成承擔養(yǎng)家重擔
8月初,因為疫情等原因,馮中玲從蘇州回到家中。“蘇州的房租和消費太高了,打工的錢還不夠吃住的。”馮中玲說,無奈之下,她只好和朋友一起回到東海。
“大娘對我和弟弟一直很關心。”馮中玲說,“大娘就是像我的媽媽一樣,如果沒有大娘,我根本不可能讀完高中。”
即便是生活中遇到再多的不幸,馮中玲也沒有忘記學習,“初中畢業(yè)那年,我考上了東海縣白塔高級中學,我想我得好好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今年高考,馮中玲以452分的成績被重慶外語外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yè)錄取。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剎那,我和馮中玲都開心地笑了。”馮中玲的大娘告訴記者,收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她心里五味雜陳,高中時,靠著愛心人士的幫助才挺過來。可大學1.89萬元學費,對這個家而言無疑是“天文數(shù)字”。
雖然自己還欠著30余萬元的債務,不知道哪一天能還完,但馮中玲的大娘仍四處奔走為她湊學費。
走訪當天,東海愛心義工飛魚(化名)讓大娘轉交500元助學金給馮中玲,希望她鼓起生活的勇氣。“難關總會過去的,將來學有所成,回報社會。”飛魚說。
對于未來,馮中玲已經(jīng)做好了規(guī)劃。“我要好好讀書,爭取拿到學校的獎學金。參加勤工儉學,減輕大娘的負擔。”馮中玲說,“畢業(yè)后努力工作,回報幫助過自己的好心人!”
“今后,我要承擔起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也會好好孝順大娘,讓她不再那么辛苦。”馮中玲說,其實自己內心也很苦,但有什么心事都會和朋友訴說,很少和家人溝通,“和媽媽溝通太困難,大娘天天忙里忙外的,和朋友說說會緩解下情緒。”
愛心托起夢想
王瑞收到8420元助學款
昨日,本報第九季助學公益行發(fā)布《贛榆學子王瑞:學有所成 夢圓長安》的故事。在她8個月大時,父親工地上出意外離世,母親沒有再婚,一心把她撫養(yǎng)成人,無家可歸,娘倆一直借住在莊鄰的一處平房內。今年王瑞以568分的成績考取長安大學人工智能專業(yè),7358元新生開學費用讓娘倆犯愁。消息一經(jīng)發(fā)出,就受到了愛心人士的關注。
昨天雖是周末,但愛心人士的熱情不減。20位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為王瑞籌集到8420元學費。“我也是父親很早離世,全靠我的媽媽養(yǎng)育了我,感同身受。”愛心人士丁丁為王瑞捐出1000元助學款。
“很感謝你們!我會努力讀書的!”收到這筆飽含愛心的學費,王瑞感激地說。
昨天,本報助學熱線還收到了南京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老師打來的電話。“我們在網(wǎng)上看到了有關王浩的報道,請放心,學校不會讓任何一個貧困學子因為湊不齊學費而上不起學。”這位老師說,“我們已經(jīng)和王浩取得聯(lián)系,聽說他是建檔立卡戶,按照國家政策,學校可以為他減免部分學費。”
不僅如此,這兩天,王浩的同學、大學學長也紛紛聯(lián)系本報助學熱線,愿意助王浩一臂之力。這都讓王浩十分感動,“感謝蒼梧晚報助學公益行,目前學費已經(jīng)夠了,學校也和我聯(lián)系了,向所有好心人說聲謝謝!我會努力學習,不辜負大家的關愛。”
對于這些貧困學子而言,嶄新的未來充滿希望。您的愛心,對品學兼優(yōu)的他們而言,很可能就是改變人生際遇的一筆“急救款”。本報助學熱線不變:13851291243(同微信,備注“助學”加好友,邀請進助學公益微信群,請在工作時間聯(lián)系)。助學QQ群:157817222。
求助學子需符合以下條件:品學兼優(yōu),家庭條件困難,無力支付學費(城鄉(xiāng)低保戶、重點優(yōu)撫對象、殘疾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因災因病致貧的家庭子女和孤兒優(yōu)先),被本科高校錄取的大一新生。報名學子需要由戶籍(或暫住地)所在村(社區(qū))居委會及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開具近一年的家庭經(jīng)濟情況證明,提供2021年高考錄取通知書以及身份證復印件。(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文 牟進勇/圖)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鄧夢雪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