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服務業發展關系富民產業
●加強城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做活城市生活性服務業
●不斷提升城市服務業基礎設施
●主持人:記者 周瑩
●嘉賓: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 田伯平
市委黨校經濟教研室主任 盧山
市發改委服務業處處長 周立巖
做強服務業產業 匯聚富民力量
主持人:數據顯示,全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完成100億元、增長60.7%,兩年平均增長11.2%。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伴隨著服務業的恢復性增長,港城就業形勢也在好轉,人們花錢也更加有底氣。一季度,港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671元,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現金支出4392元,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5.6%。您如何看待服務業發展現狀?服務業發展對于連云港意義何在?
周立巖:港城服務業增長態勢來自全社會消費熱情被逐步釋放。2020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港城服務業發展面臨巨大沖擊。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大部分的商業企業關門歇業,部分生產企業暫緩復工。隨著國家、省、市出臺了一系列復工復產政策,港城經濟逐步走強,服務業發展逐步恢復性增長。在一系列政策紅包的刺激下,港城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步入正軌,服務業發展開始進入到新的增長時代。今年春節期間,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大商業綜合體、商業街區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假日活動,發放了一系列消費禮包,排隊吃飯成為港城過節的新風尚。與此同時,隨著國家“雙循環”政策的逐步落地,國內消費領域的需求逐漸走高,生產企業生產的積極性增強,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后,進一步刺激了國內消費需求,從而實現了供需新的平衡。此外,隨著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高地政策落地,連云港對外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跨境電商、職業教育、科技服務等服務業產業加快在連云港集聚,高頻次的投資考察團隊來連洽談業務,帶動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在連云港集聚,也帶動了連云港本地消費。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市服務業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要努力補短板,強基礎,增質量。
做大生產性服務業 做強生活性服務業
主持人:當前,我市服務業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接下來,我們將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服務業呢?
田伯平:首先,服務業的最核心業務就是促進商品的自由流通。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服務業構建了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等一系列的聯系關系,通過研發、設計、管理、營銷、物流等一系列的產業支撐起整個經濟發展。因此,連云港要想做大做強生產性服務業,必須要根據服務業發展規律,促進港產城聯動發展。其次,要推動“旅游+文化”發展。文旅產業本身就是現代服務業,文旅產業的發展要求比較高的質量,才能夠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文旅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文創產品也會直接帶動制造業,文旅產業也會帶動農業。文旅產業對三大產業都會起到帶動作用。文旅產業本身的核心是創新,它的發展也有助于社會形成一個創新驅動和創新發展的氛圍,因此要更好地做好這一產業,為連云港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則涉及各種產業,即跨界發展,連云港要積極地通過政府的協調,打通跨界發展過程的一些制度性、政策上的障礙。經營者要通過特色化的運作,挖掘市場的潛力,政府則要為這種發掘,為這種拓展打通渠道。再次,要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連云港坐擁港口優勢,天生就有發展物流產業優勢。未來要加強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促進連云港物流業提檔升級。
做強軟環境 提升硬實力
主持人: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快服務業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系列問題。比如基礎設施不全、營商環境還需要改善、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如何解決服務業發展動力不足的難題?
盧山:服務業發展的軟環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作。首先要努力營造包容創新的監管環境、公平普惠的政策環境,積極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以及現代高效的經濟治理和深度融合的開放格局。其次要強調以公平有序競爭增加有效供給、推動創新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明確要求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強調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推動服務業的市場化、社會化。再次要加大開放力度,豐富開放內涵,深度融入全球服務業分工體系,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我市服務業國際化水平。在這個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產業提出不同的政策,物流產業要加快現代港口管理機制建設,讓港口成為廣大船務公司紛至沓來的地方,實現多方共贏;旅游產業要提高城市公共服務的人性化與國際化水平,不僅展示開懷擁抱世界的熱情,更要展現接待游客的水準,提升旅游便利化的水平。應盡快完善旅游配套與無障礙設施建設,規范和完善旅游服務業服務標準,杜絕旅游亂象,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各大園區要積極搭建服務業集聚平臺,解決廣大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財稅、法律、人才、資金、管理、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服務外包需求,實現服務分層、供需對接,同時幫助服務機構拓展業務渠道,形成多贏組合,提升服務業生態環境,打造區域服務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