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是一個刻度,標注著這座城市發展的新高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著這座城市發展的幅度。 站在“十三五”即將收官的時間點回望,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千家萬戶,百姓獲得感不斷提升,“民生”一詞的外延不斷擴展。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仨笆濉?,“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貫穿于連云港闊步前進的每一個瞬間。我們選取部分“場景”,一起回顧這不平凡的五年。
? “十三五”期間,全市共完成舊城(棚戶區)房屋征收2110萬平方米,完成棚戶區改造近12萬套,是“十二五”期末的4倍;整治危舊直管公房和城鎮危舊房51.6萬平方米,實施老舊小區改造320個,總建筑面積1267萬平方米,惠及11萬戶。
玉帶河畔舊貌煥新顏
昨日清早,在從海州南門農貿市場采購了排骨、豆腐、沙光魚和新鮮蔬菜后,陳友明和老伴返回幸福橋頭日月明園小區溫暖的小家。誰能想到,他們幾年前還住在老元升巷破舊的平房中?
“從小平房中搬到電梯洋房里,從原先的擁擠不堪,到現在的寬敞明亮,真的跟做夢一樣。呵呵!”陳友明邊收拾沙光魚邊笑著說,“我老家是贛榆沙河的,從1975年我當兵轉業到這里開始,一家三代一直擠在幾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里,連過道都被改成簡易小廚房,現在想想渾身都不舒服?!?/p>
玉帶河畔的海州元升巷,曾經是市制碘廠硫酸廠兩個老國有企業的家屬區,三四百戶人家擠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一片小平房中,企業在“退二進三”的進程中相繼被關停,一度下崗的兩廠眾多老職工每天出入幽深的元升巷,配套極為落后的小社區讓大家苦不堪言。全市舊城改造的春風終于吹進了元升巷,這里的面貌才發生了根本改觀,先是制碘廠原址變成了義烏小商品城,2016年起,硫酸廠原址陸續矗立起了十余棟電梯洋房。
“平房征收后我們得到一筆補償款,后來買房子加上裝修款也沒添多少錢。”陳友明掌勺做起了沙光魚湯,“去年秋天搬進新房,我們才算真正過上了城市生活,一家人喝點沙光魚湯都很開心。這里絕大多數老職工都跟我一樣呢,我們老鄰居又成了新鄰居?!?/p>
舊城改造也打時尚牌
玉帶河畔元升巷的變遷顯然只是“十三五”期間我市舊城改造的縮影,無論是鹽河南路的原紡織機械廠,幸福路轉盤的老車輛廠和老新浦后街;無論是海連西路的老滌綸廠,解放東路的老食品公司,也無論是遠在錦屏山南麓的錦屏磷礦棚戶區,歷經一系列舊城改造,昔日老廠區或老棚戶區全部變身嶄新的高樓大廈,棚戶區居民幾乎全部遷入自己精心挑選的新樓房。
名豪天臺苑、萬象新海苑、萬象后街、幸福里、博威江南苑、錦屏新村、錦安新村,也許你無法想象,上述頗有時尚風采的居民小區名稱就對應著前面的舊城改造原址廠區或棚戶區,類似舊城改造點不勝枚舉,眾多被改造的棚戶區除建造了新樓房外,還配套建設了大型商超綜合體,鹽河南路原紡織機械廠原址及鄰近棚戶區在變身名豪天臺苑小區后,還配套建設了利群時代超市,原車管所一帶棚戶區的祥生蒼梧春曉小區則配套建設了家得福超市。
除上述已完成的眾多棚戶區改造外,目前海州原南小區一期、天然居附近地塊等10多個舊城改造項目均在穩步推進,而贛榆區和東部城區眾多棚戶區項目改造均駛上了快車道,被改造舊城區陸續展現出現代化海濱城市的新風貌。
合理安置體現人文關懷
來自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完成棚戶區改造達12萬套,是“十二五”期末的4倍,住房保障惠及更多中低收入家庭;整治維修、拆遷封存危舊直管公房、城鎮危舊房屋51.6萬平方米,實施老舊小區改造320個,涉及小區總建筑面積1267.46萬平方米,惠及11萬戶。上述舊城改造區域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市民日常生產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舒適。
今年,我市舊城改造同樣可圈可點,年內將改造棚戶區房屋15734套,并將相應完成房屋征收235.4萬平方米,其中市區將完成房屋征收158.8萬平方米。為保質保量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市住建部門正督促各屬地政府和基層管理部門積極克服不利因素,主動做好棚改新開工項目和續建項目的梳理,推動棚改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同時,還將強化涉及棚改房安置管理工作,堅決杜絕棚改房由正常過渡轉變為超期過渡情況的發生,真正實現由“人等房”向“房等人”的良好轉變。至于老舊小區改造和城鎮危舊房的管理,更體現出足夠的人性化。
“十三五”期間,舊城改造讓全市建成區面貌煥然一新,不僅市民獲得感、自豪感、幸福感進一步提升,也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李耀華 楊迅 王雅萱)?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