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驅車經過錦屏,不一會兒,就到了新壩鎮境內。順著一條蜿蜒曲折的鄉村小路,我們來到了新壩拿比特西瓜“元老級”種植戶徐新平的瓜地里,被告知“徐三”去送瓜了,馬上就回來。
“徐三”叫徐新平。多年來扎根新壩鎮大穆村,在自己種瓜致富的同時,帶動了周邊一批又一批農戶踏上了甜蜜的西瓜種植路,大家都親切地喊他“徐三”。
在等待徐新平回來的間隙,筆者仔細打量了這片瓜地:一個簡易搭建的茅草屋邊上,是一個個拱立的塑料大棚,非常具有現代化氣息。大棚內,碧綠的瓜藤覆蓋著一個個待采的西瓜,展現出勃勃生機。
“徐三來了!”同行有人喊道。筆者循聲望去,一位穿著工裝背心、騎著敞篷電動三輪車的中年大叔正往瓜地疾馳而來。“剛去送瓜來晚了。”徐新平趕忙走進茅草屋內,拿出了兩只小板凳招呼大家坐下。“今年拿比特行情不錯,批發價要賣到4塊錢一斤,我這地里種的都不夠賣的。”在被問及今年西瓜行情如何時,徐新平不緊不慢地說。
別看徐新平現在云淡風輕的,早些年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遭遇過挫折。
“最早是在2005年開始種植拿比特的。”徐新平回憶,那時候,整個連云港都沒有種植拿比特西瓜的,他是從一幫浙江朋友那里接觸到拿比特的。
“第一年承包了200畝地。沒想到瓜苗栽種完畢后,一場大風把大棚全都刮壞了,只好又重新買材料搭建大棚,最后只得以虧本收場,自己請來的20多個人也走了一半。”徐新平坦言,不過當年拿比特西瓜在市場的暢銷行情讓他燃起了繼續種植的希望。第二年,徐新平和留下來的10多個人一起,又重新承包了150畝地,這一年開始,老天開始眷顧徐新平,他種植的西瓜甜脆可口,在市場上供不應求,自己也賺了一筆。
看到拿比特的廣闊市場前景,徐新平開始動員周邊農戶跟著一起種。“免費幫扶。”徐新平自豪地說,“從學習育苗技術,到購買相關材料,都是我帶著他們去浙江的。”如今,在徐新平的帶領下,新壩鎮大穆村和周邊的魏口村、樊莊村、小蕩村等村莊累計已有百余戶農戶走上了西瓜種植的道路,在形成產業集聚的同時也促進了收入的增長。
徐新平種植的西瓜一共可以結四茬,眼下,正是第三茬西瓜采摘的季節。“4點鐘就起來摘瓜了。”徐新平介紹,今年他承包了30畝地,全部種植拿比特和玉麟瓜。“一個人忙不過來,請了幾位幫工。”
筆者看到,田間地頭正好有幾位裹著頭巾的農婦在忙碌著,其中一位叫敢云喬的正在用鐵锨挖溝方便雨天排水。“家里就一個兒子在外當兵,老頭子負責侍弄家里的十幾畝地,我閑著也是閑著,經人介紹就到這里來幫工了,活也不算累,也就是摘瓜、除草、挖溝渠這些,工資按日結算,足夠平時老兩口開銷的。一年下來,家里攢個幾萬塊錢不成問題。”敢云喬滿意地說。(□ 王懷詩 王雅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