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徐譽寧 通訊員 閆玉梅)連續幾天的降雨后,終于盼來了溫暖的陽光。而對于印閔慶豪來說,意味著自己為之準備很久的“雙十一”購物狂歡也越來越近了。早晨8點,印閔慶豪騎車出門上班,在途中等信號燈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拿出手機,立刻打開淘寶APP。最近半個月以來,每天只要一有空,她都會上網搜索一番,為自己的“雙十一”購物計劃做更加詳細的準備。
圖為印閔慶豪正在網上選購商品,迎接“雙十一”的到來。
每天從家里到工作單位的路上,只是印閔慶豪“做功課”的其中一個時間段。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印閔慶豪還會和同事們分享備戰“雙十一”的心得體會,這也是她最開心的時刻。“我們最喜歡分享優惠的商品鏈接,這樣還能節省一些錢。”印閔慶豪說,10月20日左右,不少電商開始為“雙十一”進行預熱,她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做準備的。她先是列了一份購物清單,根據清單上的內容,在網上搜索攻略文章,根據攻略里面介紹的店鋪優惠活動和力度等信息,開始一件件地搜索、反復比較,商品確定后暫時選進購物車收藏。而在與同事交流過程中,如果聽說有更合適的商品,恰巧又是她想要買的,就會再次進行比較,最終選定最合適的一款,替換購物車里的收藏。如今,印閔慶豪的購物車內裝著冬季衣物、零食、日用品等各種商品,從起初的總計3000元左右到如今的2000多元。“這都是功課做得好,又省了幾百元錢。”
晚上6點,印閔慶豪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雖然有些疲憊,但這并沒有阻擋她繼續“做功課”。在打開手機,看到自己收藏的一款棉服的賣家又打出“滿400減50”的活動后,印閔慶豪激動不已,因為只需再消費20多元就可以再優惠50元了,所以,她毫不猶豫地將購物車內的商品進行調整,比之前又多買了一件商品。“連續五六年了,每年‘雙十一’之前,我都忙著做功課,之后我就開始忙著收快遞。”印閔慶豪說。
在暗喜自己可以省下一大筆錢的同時,印閔慶豪的內心深處也有一絲糾結。
“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每年‘雙十一’我都要花3000元左右,這幾乎是我一個月的工資收入,意味著在每年‘雙十一’之前和之后的一個月,我都要過得很緊張。”印閔慶豪有些擔憂,因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她收藏的商品總價已接近3000元,但是目前她還有幾樣商品沒有挑選好,這樣的狀況讓她很糾結。“這幾天,我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在想網購的事情,不買的話覺得可惜,買的話又會超支。”印閔慶豪說,除了購物車收藏的那些商品,最近她又在考慮是否購買一款心儀已久的手機,但因為擔心超支,她一直沒有下定決心。考慮到一年才有一次的優惠狂歡,不買的話怕再也沒有這么大的優惠,買的話就意味著自己好幾個月都要“吃土”了。這幾天,印閔慶豪每天的狀態就是一邊不斷挑選商品,一邊陷入糾結。
在港城,印閔慶豪只是眾多網購“剁手族”中的一員,眼下不少網購一族,為了備戰“雙十一”,每天滿腦子都想著要買些什么東西以及如何節省“銀子”。昨日,在海州區機關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記者對30位市民進行了隨機采訪,有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目前購物車中的金額已超出了預算;有三成的市民表示,目前購物車中的金額距離預算很近;僅有10%的居民表示,目前計劃與預算幾乎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