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田震 通訊員 馮天鶴)公交站創新式智能儀、智能物聯嬰兒搖床、自動自行車燈……這些充滿科技感的便攜式智能裝置均出自于我市9所職業學校學生之手。據了解,在10月13日至14日舉行的第八屆江蘇省職業教育創新大賽展評會上,我市共有25件作品獲獎,一等獎5名、二等獎9名、三等獎11名,綜合排名列全省第四,蘇北第一。其中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灌云中等專業學校、灌南中等專業學校參賽作品獲得一等獎。
筆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為了“弘揚工匠精神,專注技術創新”,推動創新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工作在全市普遍開展。我市推出創新舉措,在全市職業學校啟動“創新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工作室”建設工作,在全市范圍內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并通過職業教育創新大賽等平臺,充分展現學生的創新能力。
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在本次大賽上同時獲得了高職組一等獎與中職組一等獎的好成績。在采訪中,一等獎作品“公交站創新式智能儀”參賽組學生代表陳宏偉對記者說道:“創意往往來源于現實生活中,在乘坐公交車的時候,有時候會因為座位離后門門鈴太遠需要提前在門口等待,或是因為車上門鈴損壞必須呼叫司機停車,和司機溝通起來非常麻煩。我們的創意可以通過智能系統自動提示是否有人需要上下車,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據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教學科研處副處長陳冰介紹,學校在工作室的組織架構下,建立了“一室兩部N間”的框架,即工作室下設創新研究項目部、產品孵化項目部,下設機械加工、電氣控制、智能制造工作間。通過不斷細化創新項目,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展現自己的一技之長。
本次大賽,我市9所學校獲得了不同等級的創新獎項。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中藥太陽能熱風循環干燥機、灌云中等專業學校的智能嬰兒搖籃、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智能電池修復系統等作品實用性較強,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創意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