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何玢 通訊員 陳瑤)在洪門街道,有一位5歲的女童童童(化名),因為父親服刑母親出走變成了無依無靠的孩子。社區工作人員不忍看著孩子就這樣沒人照顧,主動做起了孩子的“監護人”,為童童在社區內找到寄養家庭,讓她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
說到童童,洪門社區主任周冬梅很是心疼。今年5歲的童童乖巧可愛,本應該和其他孩子一樣健康茁壯成長,但是卻突然遭遇變故。“他爸爸從去年就開始服刑,媽媽也因此離家出走,童童太小了,根本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每次看到我們都會喊著找媽媽。”周冬梅告訴記者,去年童童媽媽離開后,社區工作人員曾去童童的爺爺奶奶家,但是已經年邁的老兩口無法承擔照顧她的重任,其他的親友也不能出面照顧。多番考量后,社區工作人員決定擔負起照顧童童的責任,做她的臨時“監護人”。
自那以后,洪門社區書記朱芹和主任周冬梅每天準時到童童家里報到,給童童送上新衣服、零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然而,由于爸媽不在身邊,童童總是一副愁容,性格也很孤僻。為彌補童童的親情缺失,大家在反復商量后,決定由社區出錢,為童童找一個家。
招募“臨時父母”的消息在社區發布后,很多居民毛遂自薦,要將童童帶回家照顧。但是周冬梅她們有一套嚴格的篩選標準,除了時間充足、對孩子有愛心有耐心,還要家庭氛圍良好。在多次考察比較后,社區最終決定將童童交給一對退休的老夫妻。“這夫妻倆平日里生活規律,家里也沒有其他需要照顧的孩子,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愛投入到童童的身上。”周冬梅說,就這樣,從去年10月開始,童童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分子。
童童在新家庭里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漸漸打開封閉的心扉,交了很多新的朋友,見人也會禮貌地打招呼,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朱芹和周冬梅隔三差五地來看望童童,每次都是大包小包,除了童童愛吃的零食,還送上繪本、圖書,耐心教導童童學認字和畫畫。有空的時候,周冬梅她們還會帶童童逛公園、出去踏青游玩,讓她感受到社會的關懷。
現在童童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社區正在積極協調轄區內的幼兒園為孩子入園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