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楊善波)日前,筆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前11個月,全市完成進出口74.2億美元,同比增長15.8%,連續11個月持續兩位數增長,進出口值在蘇北五市中排名第二,已提前1個月超額完成今年全年增長目標。其中,出口完成34.9億美元,同比增長3.8%;進口完成39.3億美元,同比增長29.1%。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呈現復蘇態勢,貿易和投資穩步回升,有利于我市外貿進出口增長。同時,國內經濟穩中向好也帶動我市進口持續增加,數據顯示,前11個月全市進口同比增長29.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9個百分點,進口值蘇北排名第一,進口增速列全省第五。
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快速增長。1至11月份,我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達21.5億美元,同比增長22.6%,高出全市進出口整體增速6.6個百分點。據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貿易中,東盟十一國是我市第一大貿易市場。數據顯示,前11月我市對東盟十一國進出口12.0億美元,同比增長25.5%,占我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的55.8%。此外,對印度、中亞、中東歐十六國、西亞北非十六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也可圈可點。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的核心區和先導區,我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正在穩步增長。
企業轉型升級加速,大宗商品助力進出口增長。1至11月份,全市出口排名前十的大宗商品累計出口金額達8.5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24.4%,出口排名前十的大宗商品中有九類出口均為正增長。與2016年出口前十的大宗商品相比,膠合板、尿素、風力發電機組、動物玩具出口額排名跌出前十,表明我市出口商品結構發生變化,企業的轉型升級正在加速;新進的大宗商品則分別為40英尺集裝箱、碳酸鈉、5-7燃料油及輪速傳感器。進口方面,排名前十的大宗商品累計進口金額達26.1億美元,占全市進口總額的66.4%,與2016年相比,進口排名第一的大宗商品仍為黃大豆,主要為益海糧油公司原料;新進排名前十的大宗商品有甲醇、鋅礦砂、銅礦砂。據了解,新增礦砂類進口大宗產品主要為我市周邊企業生產原料,生產企業利用我市保稅倉儲政策從海外進口礦砂類產品,再由我市保稅倉儲企業轉運到周邊生產廠家。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我市外貿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大多數重點企業進出口都實現了正增長,在當前外貿進出口整體向好的形勢下,預計2017年全年外貿進出口額增長將超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