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顧曉昕 朱先明)昨日,家住市開發區猴嘴街道昌圩小區的李大娘總感到胃脹不舒服,便到街道衛生服務中心瞧瞧病,經過詢問和檢查得知,老人因中秋節家中所剩月餅較多,覺得扔掉可惜,便每天都要吃上一兩塊,連續多天把月餅當主食,導致消化不良。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趙化強告訴筆者,每年中秋節過后,總會有人因吃月餅導致消化不良,或誘發急性胃腸炎的,今年也不例外。近期已有五六位老人因多食月餅前來就診。
筆者了解到,現在的年輕人對月餅不太感興趣,就算吃也是以嘗鮮為主,一盒月餅可能就吃上一個嘗一下,如果不對胃口,可能半個也吃不到,有些人甚至對月餅碰都不碰。而家里的老人怕浪費,大多不舍得扔掉,就把月餅當早飯或零食吃,加上本身消化能力較差,很容易“吃傷”。
這幾年,大家對月餅口感的非議越來越多,所以月餅的口味也一直在變,除了傳統的五仁、花生、棗泥、豆沙等餡料外,還出現了蛋黃、鮮肉、巧克力、冰淇淋等五花八門的餡料。但不管餡料怎么變,大多數月餅仍屬于“高糖、高脂、高能量”的“三高”食品,而且不易消化,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月餅并不是好東西。但現實生活中,家里的老人卻成了吃月餅的主力軍。
昨日,筆者也就家中的月餅都是誰在吃這個問題隨機采訪了一些年輕的市民,發現其中大多數人只吃了很少嘗一嘗或者壓根就沒吃,原因很簡單,不愛吃月餅。而家里的月餅最后都是被老人吃掉的,這些老人有的拿月餅當早餐,有的當零食,至于什么時候才全部吃完,這些年輕人表示不太清楚。
市民胡先生告訴筆者,月餅這東西雖然大家不是很愛吃,但是中秋節總歸要買點意思意思,再加上走親訪友、禮尚往來,不知不覺家里就會剩下不少。“我家的月餅基本上都是我媽媽在吃,她開了一家煙酒店,每天帶一些月餅到店里,肚子餓的時候就吃一個,粗算一下,每天要吃三四個。”胡先生說,“也不知道媽媽是不是特別愛吃月餅,但這些月餅家里其他人不愛吃,她就帶到店里去了,說可以每天吃一點,不浪費。”在接受采訪的年輕人中,只有一位張女士表示她今年月餅吃得比較多。因為她和老公單位都發了月餅,加上親戚朋友送的,家里有好幾盒月餅,而老公和兒子不愛吃,扔掉她有點舍不得,就只好由她來解決。月餅當早餐,她已經吃了快十天了。蟹黃、蓮蓉、椰蓉、蛋黃等,不同口味不同品牌的月餅輪換著吃。剛開始,還覺得有幾個月餅味道還是不錯的,但天天吃,吃到現在感覺有點惡心了,為了解油膩,一向不喝茶的她,現在每天不得不泡綠茶喝。
筆者還了解到,雖然今年的中秋節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有不少人家里的月餅還沒有吃光。對此,趙化強主任提醒年輕人,可能你自己不愛吃月餅,但一定要關心家里老人吃月餅的情況,檢查一下剩下的月餅有沒有過期。防止拆封后的月餅出現變質。如果家里還剩有很多月餅,為了老人的身體著想,即使你不愛吃,也幫忙消滅掉幾個,免得讓老人吃傷了。對于那些患有胃腸道、肝膽胰疾病的,月餅也一定要少吃。千萬不要因怕浪費就拼命吃、頓頓吃。吃完月餅后,如果感覺油膩不消化,可以或喝點茶水,有助于解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