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李鶴鳴) “我認識教育局領導,可以幫你調動工作……”大巴車司機石某編造謊言,騙了別人一萬多元錢。就在贛榆警方尋找石某的下落時,他竟然酒后撥打110稱其錢包被盜,主動送上門,等待他的不是錢包,而是一張刑事拘留證。
今年3月初,贛榆區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接到群眾報警,稱其被一名大巴車司機騙了,損失一萬多元。經詢問,民警得知,受害人是一名鄉鎮學校的老師,2016年12月的一天,他乘坐大巴車到南京培訓,途中與司機石某相聊甚歡,期間無意中表露出想調動到城區學校的想法。石某謊稱認識教育局領導,可以幫忙打招呼疏通調動事項。信以為真的受害人聽了后非常激動,再三感謝,當場互留了手機號碼和微信號。
到站后,石某告訴受害人,要想調動工作需要一些活動經費,張口就要一萬元。受害人覺得剛認識,就沒有答應其要求。
誰知,過了幾天,石某主動聯系受害人喝茶,再次提出可以幫助受害人調動工作,不過還是需要一萬元活動經費。經不住石某多次勸說,受害人心動了,想著很快就可以到城區學校工作,就答應了其要求。隨后的幾天,石某再三催促受害人送錢,就這樣,受害人先后通過送現金、微信轉賬等方式給了一萬多元。
三個多月過去了,受害人一直沒有接到調動通知,多次催促石某辦理調動事項,而石某以各種理由再三推托,還不停地向其要錢。后來,石某竟然將受害人手機號、微信號等全部拉黑。此時,受害人才發現可能被騙了,隨后向警方報案。
民警立即開展調查,查找嫌疑人下落。很快,民警發現石某已經辭職,且不在家中居住,很有可能已經潛逃。民警一面安撫受害人情緒,一面繼續開展調查。豈料,就在民警全力以赴查找嫌疑人蹤跡時,石某竟然主動聯系到了民警。
原來,3月10日凌晨1點多,正在值班的民警接到群眾電話報警,稱其錢包被盜了。就在民警登記其身份信息時,卻驚喜發現報警人竟然是警方苦尋多日的詐騙嫌疑人。民警不動聲色地一邊登記一邊部署抓捕工作。天亮后,民警告知嫌疑人錢包已經找到了,讓其過來領取。酒后迷迷糊糊的嫌疑人不一會兒便來到巡特警大隊,此時等待他的不是什么錢包,而是一張刑事拘留證。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石某對詐騙錢財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據石某交代,自己平時花錢大手大腳慣了,近期經濟拮據。正好當日了解到受害人想調到城區工作,遂編造了自己認識教育局領導可以幫忙疏通關系,多次實施詐騙。其實石某根本不認識什么“教育局領導”,也沒有能力幫助受害人調動工作,其詐騙得來的一萬多元很快被揮霍殆盡。
目前,犯罪嫌疑人石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