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周瑩 通訊員 王雅萱 張健 蔣永俊)近日,筆者從海州區天明機械獲悉,天明機械集團自主研制的24END卷繞機成功通過工業性試驗,該產品屬全球首創技術,大幅提升了氨綸產業生產效能,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這僅是我市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去年,我市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高新技術產業保持平穩增長勢頭。據初步統計,2016年1至12月份,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2432.08億元,同比增長12.02%,增幅與全市規上工業基本持平。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近四成。
去年,我市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務,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創新型城市和區域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積極發揮科技創新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引領支撐作用,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全年共爭取上級科技資金6865萬元,為全市科技企業落實科技減免稅11.71億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成功獲批為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
強化高端引領,著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圍繞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減排等高新技術產業優先領域,共推薦申報“1.1類抗腫瘤新藥AL2846的研究與開發”、“新型高效低成本精密鑄造硅基復合功能涂層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伺服驅動器及控制系統集成優化技術研究”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44項,著力部署突破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其中獲立項70項,獲國家、省級財政扶持資金6865萬元;正大天晴、中復連眾申報的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全部獲批建設,本年度全省共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7家。恒瑞國家靶向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順利通過科技部驗收。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我市新材料制造業、新能源制造業、生物醫藥制造業三大產業分別實現產值1397.50億元、241.78億元、575.40億元,產值總和2214.68億元占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比重達91.06%。
培育創新主體,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深入推進科技企業培育“十百千”工程,制定出臺《連云港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行動計劃(2015-2020年)》,啟動實施“小升高”培育行動,對全市59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情況進行摸底調研,首批確定210家重點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新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2家;組織開展了2場高新技術企業政策解讀及管理培訓。制定《連云港市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實施細則》,開發申報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60項,市級高新技術產品正在組織申報。與市金融辦等部門聯合舉辦全市企業上市及債券融資培訓,培訓企業100余家。深入推進與江蘇銀行、交通銀行等合作,截至目前,已發放20家企業“蘇科貸”科技貸款12860萬元。實施科技創新券政策,全市189家持券企業和6家孵化器及眾創空間共兌現1015.1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