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史衛平 通訊員 韓江亭 王運江) 每年秋冬季節,是非法盜獵鳥類活動最猖獗的時候。為了保護鳥類安全過冬,日前,全市林業部門發起為期40天的“清網行動”,嚴厲打擊拉網捕鳥等亂捕濫獵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活動,為野生動物安全遷徙和生息繁衍創造良好條件。
嚴打亂捕濫獵違法犯罪
我市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本次“清網行動”重點是,對候鳥等野生動物集群分布區、越冬地、繁殖地、遷飛通道、集群活動重點區域和線路等進行野外巡護看守,對在濕地、水系附近、山林等區域架設的捕鳥網、地籠等網具進行拆除。
對張網捕鳥、投藥毒鳥及掛籠捕鳥等惡劣手段亂捕濫獵野生鳥類的違法犯罪行為,林業行政執法和森林公安等部門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依法嚴厲打擊,及時查處一批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案件,抓捕一批違法犯罪人員。同時會同市場監管、運輸等相關部門嚴查非法經營、運輸候鳥等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行為,確保候鳥等野生動物安全棲息和遷徙。
山林濕地全面“清網”
臨洪河口濕地是多種候鳥棲息地域,每年秋冬季候鳥大規模遷徙和集群至此。秋冬季也是亂捕濫獵濫食和非法經營候鳥等野生動物違法案件的高發期。21日清晨,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海州公安分局森林公安派出所、海州區市場監管局及海州各鄉鎮林業站、國有林場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隊,分兩組深入臨洪河口濕地中心地帶進行“清剿”,摧毀捕鳥者窩棚3處,拆除了捕鳥網等工具,并依據捕鳥者遺留下來的人跡活動情況做了排查與跟蹤。
從2日起至昨日,贛榆區林業執法部門會同當地邊防派出所,在我市愛鳥護鳥志愿者的帶領下,連續搗毀多處長期隱藏在臨洪河口濕地范河閘南蘆葦蕩里違法狩獵野鴨、大雁等珍稀候鳥窩點,幾十只“鴨媒”被放生至贛榆和安湖公園。
在山林地帶,各地林業執法部門也持續開展“清網行動”,解救被困鳥類。灌云縣林業局執法大隊會同森林公安,重點加強大伊山風景區和伊蘆山景區的巡查與值守,截至目前,已拆除捕鳥網、鳥籠30余個,放生鳥類60余只。
18日上午,贛榆區林業執法大隊接群眾舉報,贛榆區班莊鎮龍頭山上有很多捕鳥網。執法人員趕到現場,將用竹竿架起的12張捕鳥網拆除并沒收。20日,東海縣林業部門在石安河青湖段農田地邊發現兩段約20米長的“粘網”,多只小鳥被困在網上不斷掙扎,執法人員及時解救了被困小鳥并將網清除。
全市各地林業部門還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對飯店、集貿市場等重點區域,強化監督檢查。其中,海州區林業局通過翻看菜譜、檢查廚房等方式,共查獲山雞13只、蛇12條、野生蛙100只及候鳥(死體)20斤。執法人員對查獲的死體野生動物進行銷毀,活體給予放生,并對商戶進行相應處罰或批評教育。
深山里還隱藏著多少大網?
據我市護鳥志愿者范先生說,在云臺山上還隱藏著不少捕鳥點,由于位置偏僻,一般人難以發現,給打擊亂捕濫獵行為帶來了很大難度。
22日,范先生和另外幾位護鳥志愿者根據“驢友”留下的路標,在中云臺山朝陽韓李水庫上方經過長時間尋找,才在一條山溝里發現了一處捕鳥點。
“那里是一處人為開發出來的捕鳥點,是“驢友”前一天爬山時發現的,非常隱蔽。捕鳥人把那里的樹和草清除了,把大石頭移走,開出了3米多寬、20多米長的開闊地,架上約30米長的大網,偷偷地捕殺鳥類。”范先生說,網上掛著一只喜鵲、兩只虎斑鳩和十只紅隼的尸體,有的已經風干了,“看了心里很難受”。范先生和同伴將捕鳥網全部拆除、銷毀,并將情況告知當地林業部門。
下一步,我市林業部門將繼續展開大規模的專項清理行動,嚴厲打擊非法捕獵候鳥現象,查尋販賣利益鏈,保障候鳥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