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李瑞)11月6日,東部城區28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建成并投入試運營,這些站點分布在11條主次干道上,每個站點相隔約300至500 米。共設置1172套鎖止器,投放700輛公共自行車。至此,市城建控股集團年內已完成65個公共自行車站點的建設,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市區公共自行車系統已覆蓋新海主城區、海州古城區、東部城區50余條主次干道,有服務網點217個,服務亭18個,安裝鎖止器6735套,投入公共自行車4800輛,極大地滿足了市民綠色出行需求。
據介紹,這28個站點分布在平山路、中山西路、西園路、中華路、棲霞路、金海大道、海濱大道、北固山路、大港路和海棠路等,主要有連云區政府站、火車 東站、嘉瑞寶站、BRT院前站、東方醫院站、海州灣會議中心站、在海一方公園站、東盛四季花城站和大潤發站等。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計劃,市區今年將新增公共自行車停放點60個,城建控股集團此前已完成新海主城區、海州古城的38個站點建設和投運工作,東部城區自行車站點建設于9月份初開工,經前期建設與調試,這里27個站點開始運行,滿足市民騎車看海需求。
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是市委、市政府重點民生工程之一,也是我市為建設低碳城市、打造綠色交通實施的一項惠民工程。該項目于2014年5月啟動,當年8月,首批29個站點開始投用。此后,我市又陸續開通多個站點,并增加大量公共自行車。公共自行車系統運行以來,因其方便、快捷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和好評。目前,全市已辦理租賃IC卡3.2萬余張,累計調運車次2.7萬余次,調運公共自行車30萬余輛,市民總租用量已超過360萬人次,日最高租用量已突破9000人次,使用免費率達98.4%。2014年11月起,企業還開通了72個24小時通租通還站點,滿足了市民不同時段騎行要求。
該項民生工程的實施,不僅為廣大市民短距離出行提供了便利,節約了市民的出行費用,而且更加完善了城區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加快了我市致力綠色發展的步伐。據統計,截止目前,市民節約出行費用約288萬元(以每人次出行0.8元計);節約車輛燃油費約691萬元(以每升汽油6元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904.32噸,從環境整治效益方面講相當于建設綠地51.64萬平方米,惠民功效十分顯著。
據了解,相關單位還將開通“叮嗒出行”掃碼租車功能,歷經前期的調研、分析、研發,通過后臺系統搭建,前端設備升級,操作人員培訓等工作,計劃將于年底前即可與市民見面。市民通過下載叮嗒出行,完成手機號認證,掃一掃公共自行車鎖止器二維碼,通過語音提示完成租車功能。系統還提供公共自行車站點信息、站點租借情況的相關信息查詢功能。此外,作為傳統刷卡租車模式的延伸和補充,手機掃碼租車不影響實體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