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黃 威 通訊員 朱中慶) “為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我們要求各單位每天上午11時到下午3時不施工。”日前,北京市政建設集團204國道灌云北段項目部負責人高飛介紹說。昨天上午,在204國道灌云北段級配碎石攤鋪現場,七八臺運輸機、壓路機機器轟鳴,百余名施工人員在烈日下作業,全部汗流浹背。“一天下來,我們全身不知濕透了多少次,不知喝了多少白開水。”來自河南的小張說,他在204國道灌云段工地上干了一年多了,僅在春節期間回過一次家。
204國道灌云段起于海州區善后河橋南,止于新沂河中泓,全長約42.6公里,總投資約14.7億元。一般路段采用26米寬雙向四車道斷面(東城區1.8公里采用59米寬雙向六車道城鎮斷面),是灌云交通建筑史上投資最多、體量最大、工藝復雜、難度超常的一項工程。
工程建設體量大、結構形式繁雜。204國道灌云段占全市204國道88公里建設工程量的半壁江山;本項目有新建段、單側拓寬段、雙側拓寬段;橋梁有懸澆橋、特大橋,僅道路路基施工就采取了原地面直接填筑法、標高向下換填法、拋石擠淤法、等載預壓、錯臺拼寬等多種工藝。
交通導行路段多、項目地質條件差。全線除新建段16.1公里外,其余均為導行路段,其中單側拓寬段20.5公里,涉及交通導改2次,下車鎮集鎮段雙側拓寬段6公里,涉及交通導改5次,涉及新建半幅橋梁導行后再拆除老橋新建半幅橋梁的大橋2座,還有9公里的軟基處理段,共需施打粉噴樁135.5萬延米。
全線征拆數量大、橫跨集鎮段長。全線需征地2005畝,拆除房屋215戶、附屬物543戶,遷移各類桿線1085根,且集鎮段和城區段占比較大,征地拆遷難度非常大。如同興鎮躍進門集鎮段、下車鎮6公里段均為居住人口密集的集鎮段,日常通行的車輛較多,在保證車輛正常通行的前提下,進行科學有序的施工也是本項目面臨的一大難題。
灌云縣委、縣政府全力做好保障服務、質量督查工作,科學安排,合理施工,快速推進,在全省及全市干線公路質量大檢查評比中,204國道灌云段改擴建工程連續3次獲得第一名。截至目前,全線段累計完成投資約7.28億元,今年完成投資4.26億元。路面清表及溝塘清淤工作全部結束,已填筑土夾石164.2萬立方米,占總任務的98%;圓管涵及箱涵全幅完成110道、半幅完成15道,占工程量的90%;完成粉噴樁132.5萬延米,占總量的93%;完成大橋、特大橋打樁350根,占打樁總量的93%;完成立柱217根、系梁64道、蓋梁96個,分別占總量的76%、86%和71%;灰土完成12.5萬立方米,占目標任務的96%;新沂河大橋已架梁46片,新建段級配碎石攤鋪6.2萬立方米、水穩攤鋪1.4萬噸,箱梁和板梁已預制240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