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菲 吳丹)“無論是哪所學校來的通知書,我們都會慎重對待,不允許投遞和退回的過程有任何誤差,因為這關系考生的前程,責任重大。”在市郵政速遞物流總公司分揀中心辦公室,分揀班班長姜建國這樣告訴筆者。每年來自公立和民辦高校的4萬余封錄取通知書都會被一視同仁地對待,不讓一封誤投,也不會讓一封誤退。
上午11時許,市郵政速遞物流公司分揀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對大學錄取通知書進行開拆和信息錄入。
每天早晨5點鐘,滿載著各色郵件的郵車就停在了市郵政速遞物流總公司的大院,分揀中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忙碌的一天,開拆郵件,信息錄入系統,分發到攬投部進行投遞。而一封錄取通知書就在此時,開始或順利或坎坷的投遞之路。
7月中旬,一封來自南京的民辦高校錄取通知書被贛榆一位考生家長拒收了。當時考生人在外地,贛榆營業部的投遞員經過電話聯系后,來到考生小劉家中,其家人出示相關證件后,代替考生拒絕簽收了。隨后,這封錄取書被送到市總公司,由處理中心進行視察,確認是否退回。“當時錄取書上留了兩個電話,一個是考生本人的,一個是考生家長的,我們分別撥通了這兩個電話。”處理中心專門處理錄取書“退回”業務的工作人員介紹。
令人沒想到的是,考生小劉本人卻希望留下這封錄取通知書,“我想上這所大學,請把它保留一下。”小劉言辭懇切。小劉的錄取通知書被保留了12天,7月底,終于送到他本人手里。“就是怕考生或者家長反悔,錯失上學的機會,所以我們對被拒收或需要退回的郵件格外慎重,需要再三確認,在尊重考生本人意愿的基礎上,作出進一步處理。”
此外,地址不清楚、不詳細是許多錄取通知書存在的問題。據姜建國介紹,分揀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拿到錄取通知書以后,會發現投遞地址經常出現諸如“連云港 某某收”或者“東海縣 某某路”這樣的情況,具體的鄉鎮和地址都不清楚,或者填寫的是當地約定俗成的地名,但是外人卻并不知曉。為此,處理中心會分別聯系高校、公安戶籍科等,多方查證考生的準確信息,只有在始終無法確定考生信息,聯系不上的時候,才由市總公司專業的視察人員,經二次審核把關,確認不存在誤退的情況后,蓋上“已審核”的專用章,才能退回。
采訪過程中,姜建國就展示了一封“問題件”,這封來自宿遷的錄取書,收件地址是“連云港市贛榆縣銀河村”,沒有鄉鎮,沒有辦法投遞。“這種情況也比較為難,因為說不準贛榆會有兩個同樣的村名。”姜建國介紹,再加上考生電話不通,工作人員只好通過公安系統查詢。“這樣的問題件一天少則兩三封,多則幾十封,給分揀工作帶來許多不便。”
據了解,從7月中旬第一大學錄取通知書開始投遞到現在,市郵政速遞分揀中心已經累計處理了2萬8千多封錄取通知書,平均每天在1000件左右,而隨著即將到來的三本和專科錄取通知書投遞工作,這個數字還將出現猛增。而郵政工作人員表示,已經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將通過增派人員和加班加點等措施,確保每一封錄取通知書都能及時送達,“絕不延誤,絕不出錯”是對每一個考生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