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安琪 通訊員 王從帥 實習生 何露露)筆者從市環保部門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市積極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全面做好空氣質量管控工作。截至7月底,市區PM2.5平均濃度為51.6微克/立方米,呈不斷下降趨勢;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3.7%,呈不斷上升趨勢。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市排定408個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全面推進 “控煤、降塵、治車、禁燒”等年度重點任務。上半年,我市初步完成省下達的各項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控煤、降塵、治車、禁燒”,大氣污染防治全面推進。今年年初,我市便編制印發了《連云港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排定408個工程項目,全面部署“控煤、降塵、治車、禁燒”等年度重點任務。截至6月底,全市列入省年度計劃中的重點工程項目完成率為55.2%,實現半年過半目標任務。其中,秸稈綜禁工作成果顯著,夏收期間全市未發現火點。我市還根據國家、省關于G20峰會空氣質量管控工作要求,編制印發了《連云港市保障G20峰會空氣質量工作方案》,確保G20峰會召開期間我市空氣質量優良。6月份,我市扭轉了PM2.5濃度不降反升的趨勢。截至7月底,市區PM2.5平均濃度為51.6微克/立方米,與2013年同比下降14.4%,與2015年同比下降3.6%;空氣質量優良率為73.7%,與2015年同比上升4.5%。
上半年,臭氧污染治理成為大氣污染治理的重要戰場。我市進入5—9月份,首要污染物就變為臭氧。據了解,臭氧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輻射光照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為此,市環保部門聘請第三方機構對全市所有化工企業進行“體檢”,已于7月底前全面完成。此次“體檢”摸清了各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實際排放量,并在所有化工園區部署開展了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同時,市環保部門還與環保部華南環科所對接,在全省率先啟動空氣質量達標方案的編制工作,確保我市2030年按時實現空氣質量全面達標。
為了更好地促進我市大氣環境向好發展,上半年,市環保部門還對汽車尾氣“動刀”治理。隨著全市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上升,汽車尾氣越來越成為大氣污染的重要“參與者”。今年以來,市環保部門在我市全面實行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開展尾氣排放“年審”,落實環保標志核發的安全檢驗前置。上半年,全市發放環保標志15.4萬個,比去年同期增加21%。在此基礎上,我市開始實施國五排放標準準入,對未達到國五標準的車型不予注冊登記和轉入。我市還建成了市級機動車監管平臺,18家環檢機構均實現了檢測數據和視頻的聯網,目前,新監管平臺已全面投入試運行,為汽車尾氣治理提供了新利器。
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環保部門將加快推進燃煤鍋爐整治、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黃標車淘汰等工作。同時,積極推行城區“無煤區”建設,在市區核心區劃定“無煤區”,組織對“無煤區”內居民散煤燃燒情況進行調查,有針對性地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切實推進我市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居民取暖方式的轉變。市環保部門還將嘗試開展“環保違法行為隨手拍”活動,動員社會各界監督各類大氣污染違法行為,并及時對反映的問題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