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錦林 通訊員 吳長寧 于暢)生活飲用水水質安全一直是市民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更高了,不僅要求安全達標,而且希望口感更好。8月3日,筆者從市自來水公司獲悉,人們想要喝上更好喝飲用水的愿望,明年市區(不包括贛榆區)全部居民就能如愿以“償”,喝上經過深度處理的飲用水。據了解,市區居民將全部喝上經過深度處理的飲用水,這在全省也是排在前列。
據了解,飲用水“深度處理”,是在現有常規凈水工藝的基礎上,采取臭氧接觸氧化和活性炭吸附過濾對自來水進行深度處理的新工藝。飲用水“深度處理”工程與常規工藝的主要區別,就是中間加了深度處理的臭氧發生器間和活性炭。通過增加臭氧發生器,可以有效的去腥、脫色,降低氨氮的指標,然后經過活性炭的吸附,水的整體濁度優于國家出廠水的標準。目前國家對出廠水水質的要求是濁度為1度,而經過深度處理的水濁度更低,可以達到0.1到0.2之間。從理論上說,經過深度處理的出廠水,達到了直飲的標準,人們可以直接飲用而且口感更好。
近年來,為了讓市民能喝上更好喝的“深度處理”飲用水,早在2010年我市就啟動了飲用水深度處理建設工程,2013年先后完成了茅口水廠、第三水廠飲用水深度處理工程建設,同年年底這兩座水廠開始為我市輸送深度處理過的自來水,但深度處理飲用水供水范圍不包括老海州的居民,老海州居民的飲用水依舊是傳統工藝凈化的自來水。為了市區(不包括贛榆區)居民都能喝上“深度處理”飲用水,今年3月市自來水公司正式啟動了海州水廠改造工程(區域供水水廠改造)。工程總投資為9958.7萬元,工程建成投運后,海州水廠可向市區日供應10萬噸深度處理飲用水,屆時市自來水公司三大水廠深度處理飲用水供應規模將達到30萬噸/日。
8月3日上午,盡管天氣不像前幾天那樣焦陽似火,但天氣依然十分悶熱。不過,筆者在海州水廠改造工程(區域供水水廠改造)施工現場看到一片繁忙火熱,工人們正汗流夾背地給濾池、沉淀池、臭氧接觸池等構筑物的池壁,進行鋼筋模型捆扎工作。“自3月份開工以來,施工單位全力加快工程進度,目前土建基礎工程已經完成,相關深度處理設備正在招標采購中,預計9月完成主體工程施工,10月開始設備安裝,爭取12月底完成設備調試實現通水試運行。”市自來水公司工程管理部負責人仝中軍表示,按照計劃,明年市區(不包括贛榆區)居民全部將喝上既潔凈又好喝的“深度處理”飲用水。據悉,目前我省全省自來水深度處理覆蓋范圍僅達到40%,而明年我市市區(不包括贛榆區)的居民將都喝上深度處理過的自來水,深度處理飲用水覆蓋范圍遠超過全省的平均值,在全省居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