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見習記者 張晶晶 實 習 生 黃 萍 通 訊 員 金大偉)東部城區126條道路清掃情況一目了然,31輛環衛作業車輛行車路線實時掌控,430名環衛工作人員分布動態科學調配……昨日,記者從連云區環衛處獲悉,隨著“智慧環衛”系統試運行,該區環衛管理、調度從此開啟“互聯網+”的“智慧時代”,環衛車輛、人員和保潔效果可被平臺指揮中心實時掌握,這也是我市首個“智慧環衛”項目。
GPS定位技術架天網顯智慧
昨天上午,在平臺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的演示下,記者在18平方米的LED大屏上,看到實時顯示區域內環衛車輛、設備實時作業以及各環衛人員上路情況。在體驗環衛車輛監管系統時,記者觀察到,上午9點,一輛垃圾清運車從連云區清運公司出發,幾分鐘后,車輛運行的作業信息開始回傳,成為環衛綜合監管系統上的一個“點”。隨后,回傳的作業信息越來越多,在“智慧環衛”平臺的屏幕上,能清晰地看到車輛的作業軌跡、垃圾清運桶數等作業情況。
“藍色三角形表示車輛正在行駛、P表示車輛停止不動、灰色表示熄火離線。”該工作人員將鼠標放在一個車輛圖標上,立即顯示該環衛車輛的實時信息,其時速為50公里/小時,位于連云區中山路,正由東向西行駛。
據了解,該中心現已對轄區31輛環衛作業車輛的油箱底部安裝一個超聲波探頭、攝像頭等終端設備,通過GPS定位技術對每臺作業車輛的運輸時間、路線、作業速度等進行全程監管,方便隨時查看車輛作業線路、效果,甚至油耗。特別是對環衛車輛加裝的油耗監管系統,通過平臺自動生成數據報表,如果車輛違規或油耗不正常,系統將自動報警,杜絕了“油耗子”,也避免了“串崗”等漏洞,有效遏制了車輛的跑冒滴漏現象。
智能手機終端提供安全保障
“該系統正式運營后,環衛處將給全區一線430名環衛人員配備GPS定位手機,實現環衛作業全過程監管,杜絕了人員逃崗、串崗等現象。”據平臺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投入200萬元用于建設智慧環衛系統,該平臺作為數字城管下的環衛三級平臺,實行24小時值班調度。
市環衛處工作人員特意向記者展示了GPS定位手機,通過實時定位可以查到每一個環衛工人的實時位置,自動生成作業記錄;當偏離路線或者作業時間達不到要求的時候,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并生成違規日志。一旦發現問題直接反饋到各責任部門,實現了問題的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對環衛工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電子芯片技術監管垃圾收運
為規范垃圾收運工作,連云區還對城區488個垃圾點加裝了RFID電子芯片,相當于為其建立“戶口”檔案。同時給31輛垃圾收集車裝備紅外感應器、車載無線掃描儀。通過掃描垃圾收集車上的紅外感應器,就能將垃圾桶清運時間、次數傳輸到“智慧環衛”平臺,由調度指揮中心對轄區垃圾桶清運實施24小時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管理和調度,從而保證生活垃圾能夠及時收運。
下一步,智慧環衛系統還將接入公安視頻監控系統,對連云區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實現遠程實時監管,更加快捷地發現環境異常情況并作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