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見習記者 張晶晶 實習生 黃萍)自入伏后,超30℃的高溫把大港城變成了一只巨大的蒸籠,就在這樣的極端天氣下,城區2000余名“城市美容師”還頂著烈日每天堅守在路面保潔、公廁清淘、垃圾清運的一線,連日來,港城市民紛紛在微信上轉發一篇愛心倡議書,號召大家用實際行動給環衛工人“減負”。
烈日下全副武裝地奔走
昨天上午10點,市區最高氣溫達到37℃,因為垃圾較多,環衛工人谷建玲和同事們仍在進行路面清掃。谷建玲負責的是龍河南路路段,這里臨街攤位多、人流密集,所以垃圾量大,清掃難度大。記者注意到,盡管天氣異常悶熱,但環衛工們仍帽子、口罩、長袖衣、長褲、手套加身,包裹得嚴嚴實實。谷建玲說,這么做是為了“不曬脫皮”。
天氣一熱,冷飲的包裝袋、飲料瓶、水果皮等垃圾常被很多人“隨手一扔”,環衛工人就得彎下腰不停地打掃。在綠園路路口,張師傅正頂著刺鼻的氣味擦拭垃圾箱和撿拾周邊散落的垃圾,他說:“夏季天熱垃圾出水量大,一旦外流污染路面就會散發異味,得不停打掃。”
即使是超過30℃的高溫天,他們一刻也歇不下來,環衛工人們卻淡然地說,已經習慣了。
師傅們酷暑天里的小糾結
海州區環衛處早就發現了一個令人欣慰的現象,越來越多的沿街商戶和單位開始理解、善待環衛工人,這得益于市民對環衛工作日漸了解以及環衛工人們與沿街商戶和單位工作人員建立起來的私人友誼。
“如果大家都能互相理解,我們的工作就好干多了。”一位環衛工人說。更多的環衛工則對記者表示了“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想法。已經在責任路段保潔四五個小時的谷建玲告訴記者,她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在三輪車里自備一個裝滿涼白開的水壺:“大熱天里的,誰都不容易,我們能自己解決的就不麻煩人家了。”
做了6年環衛工,谷建玲基本上都是自己帶水喝:“總是去打擾附近的商家真不太好意思,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理解我們,不嫌棄我們。”海州區環衛處還透露了另一個原因,就是不少環衛工人覺得到別人單位里或者店面里歇腳,感到很拘束。
在龍河南路看廁所的師傅每天都要燒開水,等放涼了就招呼附近的環衛工人們:“咱幫不上多大的忙,燒水這點小事還是力所能及的。”
微友接力轉發愛心倡議書
近日,一篇為環衛工人發出的愛心倡議書在港城市民微信圈里熱傳,呼吁市民體諒環衛工人們的辛苦,保持環境衛生,減少他們的重復勞動。
微信中說:盛夏高溫,很多環衛工中暑入院,他們當中很多都不再年輕了,希望大家體諒他們。我們至少可以(做到):雜物不亂扔;嚼過的口香糖,用紙巾包起來再丟;拒絕車窗拋物;開車遇到他們,減速慢行;街邊店鋪可能的話請允許他們納涼避暑。每個城市的文明環境,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創造。
記者從市環衛處了解到,目前市區有11處安康驛站可以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飲水:“現在部分愛心商家也為環衛工人提供到店飲水服務,以前那種‘門難進’、‘臉難看’的現象正在慢慢減少。”市環衛處同時表示,目前正值創衛的關鍵時期,環衛工人是城市不可或缺又值得尊敬的人,他們犧牲了休息時間,換取了城市的潔凈,希望廣大市民能主動維持環境衛生,減少環衛工人的重復勞動,讓他們早點回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