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李國瑞 通訊員 樊振 唐其德) 劉傳缽原籍東海縣牛山鎮(今牛山街道)湖西彭宅村,這里在抗戰期間曾是日偽統治區域,彭宅村隸屬于當時海陵縣(注:抗戰時期,以隴海鐵路為界,東海縣分為兩部分,鐵路以南稱為“東海縣”,鐵路以北稱為“海陵縣”,后來兩者合并,統稱為“東海縣”。海陵縣于1941年8月27日建立,轄高埝區、白河區、馬陵區、東安區、羽東區。1942年,海陵縣發展到8個區)白河區講習鄉。
1942年,劉傳缽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海陵縣敵工部副部長周秀民的直接領導下,被任命為海陵縣敵工部敵占區黨支部書記,負責開展敵工工作。由于當時的形勢,我方對敵斗爭絕大多數是在完全隱蔽或半隱蔽狀態下進行的。
1945年,曾轟動一時的“挖碉堡”行動、“糞叉子”計劃,便是由劉傳缽領導指揮的,在當時是個老少皆知的抗日壯舉。
投靠日寇———敵對分子修起三層碉堡
1944年冬,位于海陵縣鐵路南北的地主頑固分子糾集一伙土匪流氓,建立日偽漢奸組織,自立名為“隴海辦事處”。由胡四任主任,當地老百姓稱這些人為“突擊隊”。
這伙敵對分子糾集在一起,投靠日本人,借助偽軍的力量,專門從事破壞牛山車站區間的抗日工作。他們瘋狂地搜捕殺害抗日同志,同時還極其兇殘地暗害和脅迫共產黨員的親屬,以及為八路軍、新四軍秘密工作的積極分子。
1945年,這個“突擊隊”專門在牛山車站以北,離日本鬼子駐地不遠的地方,用石塊修起一座堅固的碉堡,這是敵人針對我方當時對敵工作的特點而精心設計的。
此碉堡三丈多高,分三層,只在二層碉堡開了一個窗口式的門,上下進出全靠一架活動的梯子,梯子存放在二層碉堡“突擊隊員”住的一個地方,第三層則日夜派監督崗哨。
碉堡底層有幾尺深埋在地下,用石塊筑成墻基。除一個通向二層碉堡內的出入口,別無縫隙。敵人自以為萬無一失,用作監禁、關押被抓去的共產黨員和親共人員。
施展陰謀———“突擊隊”破壞我敵工工作
1945年2月的一天,敵人抓捕了石湖村我方對敵工作人員孫守榮。2月6日,尤塘村土匪劉開元做向導,帶領“突擊隊”于拂曉時包圍了彭宅村,用機槍、步槍密集射擊,妄圖抓捕敵工部支部負責人。劉傳缽和李洪玉、陳富貴、劉長金等人突圍成功,隱藏于村北的白石山。
白石山海拔43米,林深草密,泉水清冽,是蘇魯秘密交通線上的海陵縣境唯一一座山,易守難攻,為我方人員占據。(注:唐薛禮東征大破白草關的傳說,《西游記》第二十一回中的“漫草而行”、“白石蒼蒼”等描寫均與此山有關)“突擊隊”在彭宅村搜查無果,便將黨支部成員高興才的弟弟高興田(彭宅村人)抓捕,關押在碉堡的底層。
“突擊隊”未抓到負責人,妄圖施展陰謀手段破壞、削弱我方對敵工作的開展。敵人捎信給高興才,要他親自去牛山站面談,還厚顏無恥信誓旦旦說什么“保證安全”。
此后,敵人又再三聲明:“只要高興才親自去,就可領回其弟。”同時,又通過偽鄉長劉慶貴向高興才面語:“只要高興才去面談,保證人身安全。”
敵占區黨支部分析當時敵我形勢,識破敵人的陰謀,指示高興才拒絕面談。同時,劉傳缽與支部成員———其表兄李洪玉(彭宅、白石嶺、石湖、尤塘、金塘五村聯防大隊大隊長兼指導員)盡力設法營救碉堡內被關押的同志。
閃電行動———巧挖敵堡營救八名同志
根據上級“積極主動,靈活打擊敵人”的指示,敵占區黨支部得知,堡內被關押的孫守榮等同志冒著生命危險,趁晚上敵人熟睡之機,悄悄挖洞(挖洞用的“糞叉子”是“突擊隊員”毒打共產黨人時折斷了的糞叉子頭,被孫守榮有心收撿起來,挖洞使用的就是殘損的糞叉子頭),白天再用草把洞遮掩起來,人睡在上面,直到挖到碉堡基部的大石頭,因碉堡內條件受限,無法繼續再挖。
為此,支部立即決定實施營救行動方案。根據各方面獲得的情況,充分利用地形熟悉等有利條件,巧挖碉堡,里應外合,營救八名同志。
一天夜晚,天空晴朗,待月光黯淡之時,劉傳缽、李洪玉等人趁敵不備,出其不意帶領秘密武裝的20余人,兵分兩路埋伏在碉堡兩側,掩護高興才、陳富貴、崔永法等同志攜帶挖洞工具(由“鐵匠”李洪玉提前打制),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敵堡底層墻基邊,找到事先聯系好的位置,直接在敵人眼皮下挖洞。先向下挖了三尺多深,又橫向堡內挖,當碰到石塊發出響聲后,崗樓上哨兵吆喝咋呼了一陣,后見沒有動靜便放松了警惕。
營救人員繼續趁敵人未察覺之時,內外配合,迅速地將石塊搬出,挖通了地洞,救出孫守榮、高興田、顧公強、閆景科、雙先、解江一、桑良畢等八名同志。整個計劃只用了兩個小時,待到雞鳴天亮時,敵人才發現堡內關押的人員早已無影無蹤了。
將計就計———擬定“糞叉子”計劃滅偽軍
一槍未發、一刀未碰,神奇地挖洞救出八名同志的閃電行動,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巧挖敵堡洞”取得勝利,群眾大快人心,無不稱頌敵工人員“神不知,鬼不覺”。此事當時在十里八鄉的震動很大,算得上是老少皆知。
敵人不甘心自己的慘敗,認為是他們隊伍內有“內線”所致,還為此忙活上了一陣子。
敵占區黨支部總結“巧挖洞”的經驗之后,及時分析研究,決定下一步將計就計有力地打擊敵人,并擬定了“糞叉子”計劃。隨后,劉傳缽、李洪玉等人將計就計,放出消息:“花了很多錢買了糞叉子。”
這句話很快傳到日偽漢奸耳朵里,于是就將留下糞叉子的兩名“突擊隊員”給槍斃了。在“巧挖洞”之后,未費吹灰之力,我方利用“敵人之手”成功消滅了兩名敵偽軍。
人物簡介:劉傳缽生于1922年10月,東海牛山人。1942年12月入黨,1946年3月任隴海鐵路護路隊政治教員,1948年經華野總部分配至中原地區工作,擔任開辟新解放區的任務,至1982年12月,先后擔任河南省周口市委組織干事,周口市公安局(第一任)副局長,河南省淮陽專區公安處科長,建材工業部地質局保衛科科長、人事處處長,成都勘探大隊副大隊長,溫江地質隊黨委書記,地質部四川技工校校長,四川省地礦局勞動工資處處長、副局長等職。1982年11月離職休養,1995年10月因病去世,終年73歲。
本欄目開設期間,如果您有線索,可以及時提供給我們,我們將與您一道共憶那段難以忘卻的歷史。
本欄目聯系電話:18861317285
電子郵箱:lgrnn2008@163.com
QQ號:657540286
微信號:lgrlxj2014
本欄目由市教育局、市革命紀念館、蒼梧晚報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