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陳學勤,女,漢族,1963年12月出生,1986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歷任市康復醫院精神科護士、護士長、市社會福利院兒童部主任、副院長,現任市社會福利中心主任。多年來,陳學勤同志一直服務在基層,工作在一線,她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職責,工作認真、勤奮好學、愛崗敬業,樂于奉獻,以她特有的細致耐心,為生活在福利院里的孤殘兒童和孤寡老人傾注了滿腔熱情和關愛,展現了當代民政基層干部勤奮、敬業、奉獻的品質與風采。
2000年12月,陳學勤憑著過硬的業務水平,作為人才引進,從康復醫院調入福利院,擔任兒童部主任一職。當時院里收養了來自全市各縣區的孤殘兒童,這些兒童幾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疾。從來到福利院工作那天開始,命運就把陳學勤和這些孩子緊緊栓在了一起。面對著這些殘疾的小生命,她為他們的成長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十余年來,經她手入院的孩子近千人次,從一開始的幾十名到現在的240多名,她以難以想象的耐心和細致,認真地為每個孩子——包括那些入院不久就夭折的一一起了名字,一點一滴地記錄了每個人的成長歷程。她說:“福利院的兒童也是祖國的花朵,即使殘缺,依然美麗。”她對他們關懷備至,她為他們嘔心瀝血,她就像辛勤的園丁了解花圃里的每一朵花兒那樣了解福利院的每個孩子。隨便提到哪個孩子的名字,她立即就會如數家珍,從孩子的身體狀況,到性格特點,到愛好特長,像個自豪的母親在談論自己優秀的子女一般。陳學勤對孩子們的全心付出得到了回報,從特教班上學的孩子到育嬰班吃奶的嬰兒,對她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尤其是牙牙學語、蹣跚邁步的嬰幼兒,一看到她就“媽媽”、“媽媽”地叫個不停。2008年,陳學勤的丈夫在縣里掛職鍛煉,適逢兒子面臨高考,學業壓力很大,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陳學勤的肩上。一方面,要照顧好家里兒子的生活和學習,一方面,要關注院里孩子的成長。為了福利院這個大家,為了福利院里眾多孱弱的小生命,陳學勤顧不上自己的小家。她對殘疾兒童的關心無微不至,閑暇時帶領職工給小嬰兒編織毛襪,定期為上學兒童進行校訪,隔三岔五跟孩子們談心,逢年過節就帶幾個孩子回家,給他們做豐盛的午餐,對他們的關愛甚至超過了自己的孩子。兒子高考放榜,幾分之差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陳學勤經常自責不已,覺得對兒子的關注少了,但對自己的選擇卻無怨無悔,她對兒子說:“孩子,你有家庭,有父母,有那么多親戚朋友,你很幸福啊,可福利院的孩子什么都沒有,我們這些阿姨能做的,就是愛他們,給他們一個家。”
2014年,新建的社會福利中心項目落成搬遷,連云港市社會福利院也正式更名為社會福利中心,陳學勤被任命為福利中心主任。從多年的兒童分管工作上升到統管全局的角度,陳學勤感受到的,不是一把手的領導光環,而是沉甸甸的責任擔子。搬遷伊始,地處偏遠孤殘兒童出行就醫不便、業務拓展人員匱乏崗位乏人問津、多處管道和線路需要維修改造、供暖不及唯恐影響院民兒童生活……業務工作的開展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順利。每天清晨,迎著朝陽的第一縷霞光,就會有一個瘦削的身影出現在福利中心的大門口,那是陳學勤開始一天工作的第一項行程——查房。從孩子們的早餐是否營養可口,到老人們睡覺是否安穩踏實,值班人員是否盡心盡職,環境衛生是否井然有序,都在她的巡查范圍內。工作時間的陳學勤從來不會安逸地坐在辦公室里喝茶看報,除了必要的公文處理,大多數時候她依然會走到基層、走進一線。她會抱著生病的孩子心疼地噓寒問暖,也會握著老人的手拉拉家常,在工作人員眼里,她沒有一點領導的架子,更像是一個對孩子慈愛有加的媽媽、對老人恭順孝敬的女兒。陳學勤嚴謹近乎苛刻的工作態度,更是讓護理人員佩服不已,看著打掃干凈的房間,即使是浴缸里的幾處污漬、窗臺上的一點浮灰那么不起眼的小細節,都逃不過她的眼睛。“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在陳學勤的“高壓”政策下,福利中心各部門、各樓層、各房間,無一不是窗明幾凈、井井有條,為老人兒童營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大家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蘊含在陳學勤名字中的一句話,也正是反映她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多年來,她一直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信條,堅持業務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先后參加過腦癱兒童康復、孤殘兒童護理、養老服務和管理、社會工作等多項業務的學習和培訓,成為福利中心的業務骨干、行家里手。2011年6月,時任副院長的陳學勤參加了民政部舉辦的全國首期高級孤殘兒童護理職業技能鑒定暨師資培訓班,經過了為期半個月的緊張學習,對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教學技能等進行了綜合培訓,陳學勤同志在結業考核中從十余個省市50多名學員中脫穎而出,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第一名,為我市乃至我省爭得了榮譽,得到民政部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表揚。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初來福利院,陳學勤時值壯年,風華正茂。15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歲月無情地在她的臉龐刻下了溝壑,霜華也在不知不覺間浸染了青絲。然而,她卻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譜寫了一首壯麗的奉獻之歌,在福利中心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淡彩的一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這是陳學勤和無數福利人的美好愿望,也是她將為之奉獻一生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