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朱萍 張開虎)“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26頁。”彭志華左手按在講桌上支撐著身體,然后開始慢慢地轉身,抬起右手,在黑板上寫下一行板書,額頭上冒出一層細密的汗珠。板書,是一名教師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對于拄著雙拐上課的彭志華而言,卻并不簡單。
彭志華,是東海縣安峰鎮安北小學的一名語文老師,今年58歲的他,因為對教育事業的摯愛,拄著雙拐在講臺上“站立”了整整39年。
一個選擇,一輩子的堅守
彭志華自幼時患了小兒麻痹癥,雙腿不一樣長,左腿呈彎曲狀態,走路時要彎腰,左手按在膝蓋上向前挪,還經常跌倒。雖然身體殘疾,但在他的心中,當老師,是自小立下的志向,1976年,彭志華通過了縣里的教師考試成為一名民辦鄉村教師,在大放小學做語文老師,他格外珍惜這份工作。
為了能更好地給孩子講課,彭志華一直有個心愿,扔掉雙拐。1989年寒假,彭志華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天津市醫院做了腿部整形手術,手術很成功。在靜養期間,彭志華得知,因為自己請假,學校老師人數又很緊張,自己的學生們已經兩個星期沒有固定的語文老師了。彭志華急了,彭志華多次托人帶話給學校,要求立刻回來代課。而此刻家人也急了,醫生再三叮囑一定要在床上靜養至少三個月,這才躺了40多天就去上課能行嗎?
最終,彭志華帶著厚重的石膏重回課堂,一天去學校的路上,彭志華因為路面濕滑整個人重重摔倒在地上,第二天早晨醒來,彭志華做過手術的腿腫得比腰還粗,躺在床上不能動彈。醫生說之前的手術不僅相當于沒做,反而更嚴重。聽到這個消息后,彭志華和家人頓時懵了。
即便如此,彭志華休養之后,再次拄著雙拐走上講臺。他說,每次聽到學生們喊“老師好”的時候,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悅。如今,他的左腿已經萎縮變形完全沒有知覺,但他一直在堅持。
一副雙拐,支撐他站立在講臺上
在彭志華的心目中,那雙每天支撐他站立的雙拐,不僅是他人生的支撐,也是他夢想的支撐。要強的彭志華認為,即使拄著雙拐,也要保持腰身挺直、形象端正,這是為人師表的第一步。在39年的教師生涯里,除了生病,他很少坐著上課,即使凳子就近在咫尺。
這副雙拐的把手上留下了兩個發黑的汗印,彭志華的雙手虎口上,也磨出了一層厚厚的繭子。每天,彭志華就靠雙拐在講臺上來回走動幾十回,課程多時一天要拄拐站立240分鐘。每次進教室后,他總是把拐杖悄悄放在教室的門后或墻角不顯眼的地方,盡力站穩身體給學生講課,累時就用手撐在講桌邊沿。
為了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彭志華利用課余時間不斷給自己充電:他用錄音機錄下需要背誦的所有內容,反反復復地播聽;進修期間,別人學習2門課,他就選修4門課,并且成績名列前茅。2003年,彭志華如愿獲得市小學高級教師資質,彼時論文證書累計多達30本以上,他所帶的班級整體成績總是在學校里排名前列。
2012年12月份,彭志華被調任安北小學擔任4年級班主任兼語文老師。
一片真心,讓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彭志華對學生有著不一樣的感情,這源于他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彭志華在小學2年級時,學校組織學生到離學校3里路遠之外看電影,而彭志華卻因為腿腳不便不能去,只好躲在角落里默默傷心,這時,班主任劉敬春二話沒說,蹲下身子就把彭志華背起來,看完電影又送他回家。單趟3里路,來回6里多,伏在老師背上,彭志華淚水不斷,決心以后要向劉老師學習,一定做個好老師。
安北小學校長于和成說,針對班上不少留守兒童學習習慣不好、成績差的問題,彭志華格外關注這些孩子,經常和孩子一起交流、談心。還有孩子晚上也會到彭老師家請教問題,遇到數學問題,彭志華就專門替學生打電話過去問數學老師,然后記下講解過程,再講給學生聽。
對于彭志華來說,拄著雙拐,并不能阻擋他對夢想的追求。他希望,自己能拄著雙拐在講臺上站到退休的那一天,讓生命在堅守中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