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王文)可樂與牛奶,是許多人尤其是孩子們喜歡喝的飲品。在聚會的餐桌上,也許你會先喝一些可樂再喝一杯牛奶,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可是,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則消息稱:“牛奶與可樂混合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碳酸鈣沉淀,如果同時喝下牛奶和可樂,相當于喝下無數細小的結石,會得胃結石。”許多網友轉載并配發了圖文并茂的實驗圖,貌似可信度很高。那么,這是真的嗎?近日,記者進行了親手實驗,并請教了相關專家,專家表示,這是假的,但不建議同時喝可樂與牛奶,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消化。
■ 記者實驗:
可樂+牛奶產生絮狀物
按照網傳的方法,記者準備了一聽可樂和一袋AD營養奶,先將可樂倒一部分在透明玻璃杯中,再取三分之一量的純牛奶,加入杯中與可樂混合。
牛奶倒入可樂的瞬間,產生了大量的氣泡,原本黑褐色的可樂變得渾濁起來,白色物質不斷“翻騰”涌出。5分鐘之內,杯中產生了很多絮狀物,一層一層疊加,但可明顯地發現牛奶和可樂并未完全融合,最上面還漂浮著一層泡沫類的物質,可樂中還有許多顆粒狀沉淀物。
1個小時后,可樂和牛奶混合的液體逐漸分成三層,最上面一層漂浮著泡沫狀物質,中間一層為淺黃色液體,相對澄清,最下層是黃褐色絮狀沉淀物。
2個小時后,杯中最下層的黃褐色絮狀沉淀物跟中間一層的淺黃色液體分離得更明顯了。
10個小時后,杯子中的液體仍呈現三層狀態,只是最下層的部分黃褐色絮狀物浮上表層,底層出現沉淀物成小顆粒狀的現象;中間的淺黃色液體比原先略顯清澈,整個杯中早已不見可樂與牛奶的身影。
隨后,記者又更換了牛奶與可樂的比例,反復做了幾次實驗,盡管每次實驗后,絮狀沉淀物的量有所變化,但大體過程與第一次實驗基本一致。
■ 專家解惑:
沉淀物是鈣鹽類物質
按照網友的說法,沉淀在杯子底部的物質是碳酸鈣,不溶于水,喝了這種牛奶與可樂的混合物,相當于直接喝了“胃結石”。記者就此問題,請教了相關專家。
絮狀沉淀物質到底是什么?為何會產生這樣的沉淀?海州實驗中學化學老師李佳介紹:
可樂屬于碳酸類飲料,內含多種酸類物質,如碳酸水、苯丙氨酸、磷酸和檸檬酸等,而牛奶內含有蛋白質、鈣類等物質。酸與鈣相遇,會發生化學反應。實質上,是可樂中的碳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與牛奶中的鈣離子相互反應,從而產生了大量不溶解于水的鈣鹽。這種鈣鹽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和碳酸鈣。
“不過我認為也不用擔心,因為碳酸鈣的比例還是很少的,同時,在喝高鈣牛奶的前提下,才會產生碳酸鈣和磷酸鈣。”李佳表示。
■ 醫生辟謠:
牛奶可樂混喝不會得胃結石
既然在杯中,可樂與牛奶混合會產生沉淀物,那么在胃里,兩者會不會也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呢?難道兩者混喝,真的會得胃結石?
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專家表示,實際上,人的胃液呈酸性,因此即使單純喝牛奶,也會在胃里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一定沉淀。但是這種沉淀物經胃部會被人體消化吸收,即使有一部分吸收不了的剩余物,也會被及時排出體外,并不會積存在胃部,產生結石。
牛奶和可樂混合產生的絮狀沉淀物,也同上述原理一樣,碳酸鈣的結晶很細小,到了胃里以后,不會形成大塊的石頭,而會在胃的蠕動下,進入腸道進行吸收。如果吸收不了,也會通過大便排出體外,不會有結石的風險。而一些藥本身就是碳酸鈣,比如補鈣的藥,成分就是碳酸鈣,吃進去以后不但不會形成結石,還可以達到補鈣的作用。
因此,牛奶和可樂混喝會產生胃結石,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不過,由于二者混合產生的沉淀物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化,所以盡管無大礙,但也并不鼓勵將二者同時混喝。
另有關于牛奶的五大謠言也不靠譜
記者發現,除牛奶與可樂混合會產生胃結石外,網絡上關于牛奶的傳言很多,比如高鈣奶補鈣效果更好,牛奶不能與果汁混喝,木瓜與牛奶同時吃降低營養等等。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這些都是不靠譜的說法。真相其實是:
1、早餐奶并不比普通奶營養:早餐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麥粉等,與普通奶的營養差不多,但卻含有香精等食品添加劑,不如普通牛奶。早餐奶的能量和蛋白質供應只有早餐需求的三分之一,遠不能代替早餐。早餐可以喝杯純牛奶,再加適量主食、堅果以及果蔬,營養齊全。
2、高鈣牛奶補鈣或許適得其反:牛奶本身就是含鈣豐富的食物,而且其中的鈣與蛋白質保持微妙的平衡關系,如果向其中添加很少的鈣,可能對這種平衡影響比較小,而添加太多的鈣,則容易造成蛋白質體系的不穩定,使得蛋白質沉淀,影響口感和品質。所以向牛奶中加鈣是一項非常有技術難度的工藝,多加反而不宜。
3、牛奶可以與果汁混喝:首先,果汁中的酸性物質大都屬于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等,不會與鈣形成難溶性的化合物,所以不會抑制鈣的吸收。其次,果汁中含有草酸,兩者結合生成草酸鈣沉淀,影響鈣的吸收。但是還要看果汁中草酸的含量,以及往牛奶中混合的果汁的量。
4、木瓜與牛奶同食更易吸收:木瓜中含有蛋白分解酶,就因為如此,有些人就由此分析,木瓜會分解牛奶中的蛋白質,使牛奶的營養失效。而事實上,木瓜中的酶會將蛋白質分解成小的分子肽或者氨基酸片段,反而使營養素更易讓身體吸收。
5、青菜補鈣效果不如奶:奶、豆制品、堅果類、蝦皮、綠葉菜中都含鈣,補鈣效果好與壞不僅與鈣含量有關,還與吸收率有關。奶及奶制品的鈣容易吸收,而綠葉蔬菜中雖含鈣,但也含草酸、植酸,會阻礙鈣吸收。綠葉菜可作為除奶以外的其他食物鈣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