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光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衡量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標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作風與黨性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新時代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黨的作風是人民群眾觀察評價黨的晴雨表。黨的作風直接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關系到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良好的作風能夠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而不良的作風則會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的執政基礎。加強作風建設是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歷史使命的重要保證。
回顧黨的歷史,作風建設始終是關乎黨興衰成敗的重要課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等三大優良作風,成為我們黨彰顯優越性的顯著標志,幫助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廣大黨員干部發揚實事求是、獨立自主、艱苦奮斗的作風,帶領人民群眾戰天斗地,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優良作風推動思想大解放、改革大突破,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歷史證明,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黨的生死存亡。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抓作風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為開端,以上率下、持續發力,解決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破題,黨中央率先垂范,弘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等光榮傳統,涵養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一個毛病一個毛病糾治,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突破,一年接著一年堅守,毫不動搖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毫不動搖破除特權思想、特權行為,堅決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不能有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和韌勁,持續抓好作風建設,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通過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黨性修養是解決作風問題的關鍵所在。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而作風則是黨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體現。黨性堅強,作風必然端正;黨性薄弱,作風必然不正。
對共產黨人來講,能不能解決好作風問題,是衡量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和人民忠誠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改進作風,絕不能就事論事,以為把眼前存在的作風問題從面上解決了就萬事大吉了,而是要舉一反三,透過作風看黨性,在解決作風問題的基礎上解決好黨性問題。黨性問題的實質是“有無”“強弱”之變,而衡量黨性有無強弱的根本在于“公私”二字。古人說:“一心可以喪邦,一心可以興邦,只在公私之間爾。”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很多是因公私關系沒有擺正產生的。
加強黨性修養是解決作風問題的治本之道。只有加強黨性修養,提高黨性覺悟,才能從思想根源上杜絕作風問題的產生。黨員干部要以黨性為引領,自覺加強道德修養,堅守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良好的作風展現黨的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應該說,提升黨性修養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只有不斷錘煉黨性,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定力,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以優良作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在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黨員干部更要以堅強的黨性、優良的作風,帶領人民群眾攻堅克難,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加強黨性修養是解決作風問題的必由之路。新時代,持續加強黨性修養,必須把錘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作為終身課題,活到老、學到老,這是黨員干部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實現新作為的必然選擇。
加強黨性修養的核心在于堅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支撐黨員干部在復雜環境中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的內在動力。要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涵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這要求我們必須不斷錘煉黨性,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為各種誘惑所動搖,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要把政治修養擺在黨性修養的首位,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黨性滋養,把學習遵守貫徹黨章黨規黨紀作為黨性修養的重要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作風問題,確保黨員干部在工作中不迷失方向。
加強黨性修養的關鍵在于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黨員干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能力。在當今社會,各種思潮相互碰撞,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只有具備強大的政治定力,才能在復雜的局面中把握方向,在困難面前堅守原則,確保黨的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為此,既要用鐵的紀律整治各種面上的頂風違紀行為,更要睜大火眼金睛,任憑不正之風“七十二變”,也要把它們揪出來,有多少就處理多少;又要不斷做到返璞歸真、強筋壯骨、內外兼修,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鞏固加強黨性修養的良好氛圍。
持續加強黨性修養,是每名黨員干部成長進步的必由之路,更是解決作風問題的關鍵所在。只有不斷錘煉黨性,才能更加自覺地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堅守廉潔底線,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才能有助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黨的事業凝聚強大的正能量,從而持久有效解決作風問題,提升黨的整體形象和戰斗力。在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要以更加嚴格的黨性修養,更加優良的作風,展現新氣象、新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轉自《新華日報》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