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紅)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需長期堅持、持之以恒的工作,必須反復抓、時時抓。經過“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專項整治,海州區新南街道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敢擔當、善作為,以夯實責任網絡、安全管控、隱患整治和聚焦應急等安全基礎為抓手,持續推進街道安全責任落實力、安全生產監管力、安全隱患整治力和防災救災應急力不斷提升,堅決守住安全生產這一底線、紅線和生命線,為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壓緊壓實,提升責任落實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最嚴格的安全生產制度,什么是最嚴格?就是要落實責任。”安全生產關鍵在落實,落實的關鍵在安全生產責任制。新南街道建立健全以“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主要領導帶頭研究,一線指揮,現場督辦,專題會辦,嚴格落實黨政班子領導責任。按照“三管三必須”要求,壓實部門和社區職責,推進行業監管和屬地責任落實。逐級簽訂安全生產承諾書和責任書,持續夯實企業主體責任,以責任制的落實倒逼各項安全工作的落實,加大社會監督、事前執法和聯合懲戒力度,不斷督促企業整改問題,消除隱患。
多措并舉,提升安全監管力。加大投入,持續完善街道區域安全風險評估工作,督促轄區企業完成自身安全風險評估,加強宣傳教育,不斷提升企業風險識別和防控能力。建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安監辦配齊配強專職工作人員,14個社區設置專職安全員并配齊安全網格員,積極做好日常巡查檢查,綜合運用“雙隨機檢查”“約談提醒”“聯合執法”等方式,不斷提升監管力度。邀請駐區消防大隊、區商務局、住建局等專業部門前來授課講解和執法檢查,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增強安全生產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外聘第三方公司開展全面安全排查,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監管的專業化能力。
緊盯重點,提升隱患整治力。以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為契機,深入宣傳重大隱患判定標準,緊盯餐飲燃氣專項整治,徹底摸排信息,做好一戶一檔,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主要領導帶隊排查整治,先后多波次聯合執法,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整治,第一時間清零。持續推進燃氣報警切斷裝置安裝,技防結合人防,不斷夯實餐飲燃氣安全基礎。緊盯消防安全,大力開展“三類場所”專項整治,組織安監、消防、公安、城管等部門聯合執法,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采取警示通報、約談、處罰等手段,督促隱患整改,及時復查,確保問題整治形成閉環。持續開展“回頭看”,堅決遏制死灰復燃,杜絕反彈回潮。以示范街建設為牽引,以規范標識標牌為抓手,以提升安全意識為關鍵,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宣傳力度,持續提升“九小場所”消防安全軟硬件水平。狠抓老舊小區和高層建筑消防安全,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配備足量滅火器,積極申請維修基金,維修更換消防管道等設施設備,確保消防基礎牢固。廣泛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和消防演練,增強居民火災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統籌推進,提升防災應急力。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圍繞全國防災減災日宣傳主題,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堅持傳統與新媒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重點向轄區居民普及各類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電動車自燃、燃氣泄漏、家庭失火等常見、易發事故相關知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增強防災減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建立應急物資庫,先后投入數萬元購買防汛防臺、掃雪除冰等應對極端天氣的設施設備,加強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安裝應急廣播,利用線上線下平臺,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強化災害感知和應急響應。加強值班值守,完善指揮機制,確保緊急情況下通信暢通,指揮得當。制定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反復組織演練,不斷提升預案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建立以街道工作人員和基干民兵為主力的兩支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培訓,特別是極端天氣風險識別和自救互救技能,強化群防群治,堅決防范次生災害發生。
作者為海州區新南街道辦事處主任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