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消費熱度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14.2%,截至3月末全國工程機械開工率較春節低點提升近35個百分點,工業園區生產熱度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11.3%,初創企業經營活力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20.0%……今年一季度,消費、投資、工業生產、企業經營等多領域高頻數據現增長之勢,折射出我國經濟運行呈現向好向新的態勢。(新華網)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首季開局態勢關乎全年發展大勢。權威部門近日密集發布的多項高頻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向新向好。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定信心、苦干實干,穩中求進、善作善成,高質量發展動能足、活力旺,邁出堅實有力的步伐。
向“新”而行,創新動能持續積蓄,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以創新引領中國經濟的光明未來。從年初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脫穎而出,到蛇年春晚舞臺上宇樹機器人大秀舞姿,今天的中國,新質生產力正深刻改變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4%,延續較快增長勢頭。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技術應用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和11.6%,反映數實融合持續深化。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我國經濟活力涌動,展現出強大動能和廣闊前景。
聚“力”提振,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服務消費增勢較好。消費是拉動經濟主主引擎之一,提振消費、擴大內需是今年經濟工作重中之重。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加力擴圍以舊換新政策,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各地各部門增進共識、形成合力,政策靠前發力、持續用力,增強消費能力,創新消費場景,破除堵點難點痛點,促進商品服務、要素資源自由流動。1-3月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零售同比增長29.3%,手機等通信設備零售同比增長27.3%,服務消費同比增長5.3%……民眾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文旅市場升溫,民生消費需求加速釋放。
務“實”有為,實體經濟持續壯大,制造業“壓艙石”作用凸顯。實體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支柱。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切實減稅降費、減負增效,助力經營主體輕裝上陣,實體經濟迸發活力。一季度,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8%,較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5,較去年四季度上升0.5點,為2020年以來最高。浙江出臺新規向任性檢查說“不”,江蘇支持民企骨干組建創新聯合體,安徽建立省市縣三級協調機制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施實策、出實招、鼓實勁,支持經濟實體提升信心底氣、增強內生動力,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中國經濟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一個個宏觀、微觀以及不同領域不同維度的數據和指數,躍動著中國經濟的強勁脈搏,勾勒出高質量發展的活力圖景。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社會預期不斷改善,中國經濟巨輪必將在破浪前行中開拓更光明的新局。(高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