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群眾有實感的增量政策,提出了八部分30條政策舉措,部署具體實施七大行動,進一步強調完善投資、財政、信貸、統計等各項支持政策,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和基礎性力量,是我國長期向好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也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直接體現。把提振消費同惠民生相結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提出一攬子務實舉措,著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讓老百姓敢消費、愿消費,“30條”充分體現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戰略意圖,為落實提振消費行動劃出明晰“路線圖”。
扭住增收“牛鼻子”,持續提升消費能力和水平。收入有預期,消費才有底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政府工作報告部署2025年工作任務時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第一位;提振消費“30條”也把“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首位。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一攬子方案突出問題導向,抓住了主要矛盾,提出了細化的實施辦法,諸如實施就業支持計劃、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穩住股市樓市,等等,可操作性強,隨著落地落實,有望帶給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打通市場“腸梗阻”,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潛力。良好的消費環境是消費潛力釋放的重要保障。實施兒科服務年行動,加強完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提高部分學生資助補助標準,依法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提振消費“30條”聚焦百姓關心的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加大政策和服務供給力度,將促消費同惠民生、補短板結合起來,以扎實給力的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消除“難”住居民消費意愿的痛點,破除“堵”住居民消費渠道的卡點,擴大消費需求、提升消費能力,穩定有效需求,激發市場活力。
拓展升級“新空間”,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基于新技術、新業態形成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方式,帶來更加豐富、便捷和個性化的體驗,滿足消費提質升級的新需求。提振消費“30條”不僅在消費能力保障支持、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等方面提出具體實施方案,而且還從加快推動新型消費培育壯大方面發力,對于文體旅游消費、入境消費、冰雪消費、“人工智能+消費”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打造消費新產品新場景新熱點,既給民眾生活帶來更多的提升和便利,又可帶動形成新的增長點,催生消費市場更強勁的增長勢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民生為基,消費為翼,落實落細提振消費“30條”,燃旺煙火氣、壯大主引擎,全新政策組合拳激發市場活力,有望更好發揮消費在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拉動經濟增長中的積極作用。(高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