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在法治的陽光下,我們迎來了又一個“憲法宣傳周”。今年,從12月1日至12月7日,全國各地圍繞“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讓憲法精神深入人心,更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堅實的法治根基。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今年,中央網信辦集中開展“尊憲崇法”網絡法治宣傳,各地創新宣傳方式,提升法治素養。在江蘇連云港,依托“猴娃說法”等網絡直播間舉辦“憲在出發 與網同行”直播活動,讓市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了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安徽滁州,媒體矩陣全面發力,從報紙到網絡再到移動端,都成為了傳播憲法精神的窗口。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法治文化的多樣性,更體現了憲法宣傳的廣泛性和深入性。憲法宣傳周期間,各地通過創新形式、豐富內容,讓憲法精神更加貼近群眾、深入人心,為全面依法治國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國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并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從完善法律體系到加強合憲性審查,從設立國家憲法日到建立憲法宣誓制度,憲法的國家根本法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任務繁重、情況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更需要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推動憲法完善和發展。憲法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法治保障,確保了改革在法治的軌道上穩步前行。同時,改革的深化也必然要求法治的護航,二者相輔相成、相伴而生。
推進法治中國,強化憲法教育,讓憲法精神根植人民心中。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在憲法宣傳周期間,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憲法的生命力和執行力體現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各個環節,實施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方方面面。于國家而言,要敬畏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堅持憲法實施、憲法解釋、憲法監督系統推進,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于公民而言,要樹立憲法意識、培養法治思維,主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愛護憲法,把憲法精神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自覺,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使命。要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以憲法為引領,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事業不斷向前。在法治的軌道上,我們要矢志不渝地推進改革,共同書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的嶄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仲崇棟、韋闖)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