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代號為“鯤鵬”的“運-20”專機接運第十一批43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踏過千重云浪,回到闊別已久的祖國。
從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到沈陽桃仙國際機場,600公里的直線距離,120分鐘的航程,走了70多年。
在過去的10年里,已經有93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陸續回到祖國,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據統計,自革命戰爭年代以來,約有2000萬名烈士為了國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他們憑借深厚的愛國情懷、對黨的無限忠誠、博大的赤子之心以及堅韌不拔的團結精神,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堅定不移、英勇犧牲,他們的功績永載史冊,精神將永遠流傳。
新時代新青年永遠銘記那些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們。
英雄因崇尚而生,因爭做而輩出。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表彰英雄模范、弘揚英雄精神給予了高度重視,號召全國人民崇尚、捍衛、學習和關愛英雄。
從烈士紀念日無數民眾自發前往瞻仰、獻花,到出臺《新時代烈士褒揚工作指導意見》,再到設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標識……
不斷加強烈士紀念設施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全社會對英烈的敬仰、贊揚和紀念之情愈發深厚。
每一次迎接英雄“歸家”,都是對英烈的深切懷念,也是一次新時代新青年精神的洗禮。
在緬懷英烈功績、傳承英烈精神、踐行英烈遺愿的過程中,他們的精神風貌和獨特人格魅力,悄然間與大眾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情感上的共振。
緬懷英烈,更激發了無數新時代新青年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實現偉大夢想的斗志和凝聚力,中華民族必將英雄輩出!
在新時代,弘揚英烈精神,意味著新時代新青年要以英烈為楷模,堅定信念、信仰和信心,增強志氣、骨氣和底氣,守護好、建設好、發展好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紅色江山。
在前進的道路上,新時代新青年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意味著新時代新青年要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勇往直前、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意味著新時代新青年要面對前所未有的時代變革,展現出忠誠、執著、樸實、堅韌的品質。
意味著以實干為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開創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傳承是對英烈最有力的頌揚,延續是對英烈最崇高的敬意。
新時代新青年應將黨和國家的奮斗目標視為個人的人生追求,錘煉英烈們那種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氣概。
以“傳承、奉獻、奮斗”的飽滿狀態,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不負時代重托、勇往直前,注重細節、持之以恒,勇于擔當、不畏艱險,創造出無愧于英烈期望、歷史和人民的新輝煌。
歷史孕育英雄,英雄源自平凡。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英雄輩出,這是一部由平凡人歷經重重考驗、生死磨難、艱苦卓絕的奮斗,最終成就非凡業績的壯麗史詩。
新時代新青年應崇尚英雄、學習英雄、捍衛英雄,錘煉本領、磨礪意志,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英雄!(祥睿)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