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形式主義向來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大敵,且花樣不斷翻新,在數(shù)字時代又產生了一些新變種、新現(xiàn)象。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guī)定》,強調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釋放出下大力氣整治形式主義、讓基層干部把精力真正花在干實事上的強烈信號。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不斷發(fā)展,生活工作越來越離不開“一張網、一面屏”,“觸網上云”成為了新常態(tài),這本身是為了生活提質、簡化工作環(huán)節(jié)、提高服務效率,然而,一些地方卻出現(xiàn)了“指尖上的形式主義”。“App刷個遍,問題沒解決幾件”“忙著‘鍵對鍵’,不顧‘面對面’”“‘群里吼’代替‘實地走’”“微信群逐一刷遍,問題沒解決幾件”……“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形式主義問題在數(shù)字化背景下的變異翻新,以“指尖落實”代替“實際工作”,不僅是虛浮之風,也成為基層干部負擔。消除“指尖之累”是順應事業(yè)發(fā)展的必然之舉,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現(xiàn)實需求,要真減負、減真負,讓基層干部輕裝前行,扎實為民服務,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消除“指尖之累”,直視基層負擔直擊現(xiàn)實痛點。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歷史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前進的。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解決我國的實際問題。“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是歷史前行中的“堵點”,是基層干部擔當作為的“堵點”,要拿出“零容忍”的態(tài)度,堅決說“不”,也要精準發(fā)力,聚焦以數(shù)字化手段變相加重基層負擔的歪風邪氣,解決思想根源上的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等問題,敢于正視問題,主動直接痛點,把基層干部從“指尖之困”中解脫出來。
消除“指尖之累”,依靠基層干部開出減負良方。“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消除“指尖之累”,要堅持科學的方式方法,瞄著問題去、奔著問題改,精準開出“良方”,力求“藥到病除”。“良方”從哪里來?基層干部深受“指尖之累”的折磨,他們更有發(fā)言權,更善于找到精準的治理突破口,要傾聽基層干部的意見和建議,聚焦過度留痕、層層轉嫁壓力、重復索要數(shù)據(jù)等問題,找到解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金鑰匙”,讓基層干部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消除“指尖之累”,把減負成果轉化為惠民實績。抓改革、促發(fā)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指尖之累”把服務群眾的工作掛在嘴上、答在網上,實際的問題未能真正地解決到位,這就需要減少基層干部在數(shù)字時代的無謂勞動,讓廣大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基層干部要發(fā)揮網絡平臺的正向作用,提升服務群眾的效率,著力把基層減負成果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彰顯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成色更足。
消除“指尖之累”,要多實地調研、傾聽基層意見,多考慮地方實際、少些簡單粗暴“一刀切”,多些幫助解決、少些層層加碼……善于舉一反三,從“解決一個問題”向“解決一類問題”轉變,讓數(shù)據(jù)“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真正為基層減負、為群眾服務、為發(fā)展賦能。(文/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