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西鹽河畔,槳聲燈影;在海一方公園,笑語歡聲。入夏以來,我市各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及夜市、景區等頻頻出招,舉辦了一系列有特色、有主題的創意活動,為廣大市民、游客奉獻了一場場視聽與味覺并重的晚間盛宴。面對夜經濟的快速“出圈”,我們應順勢而為,跟進服務,持續激發夜經濟新活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
濃濃的夜間煙火氣,不止在連島大沙灣、海州古城、贛榆二道街升騰,蘇寧、萬達、吾悅等商業綜合體同樣人氣爆棚。這個熱力四射的夏天,眾商家緊盯市場多元化需求,積極打造新場景、新玩法,點亮了夜空,賺足了眼球,讓街區、景點“火”出了圈。從常規餐飲、購物到綜合性擴容升級,夜經濟正向文體、旅游、會展、科技等新業態融合靚麗轉身。多姿多彩的夜經濟,已成為更多市民和游客白天“小美好”的品質延續,成為彰顯海濱城市特色與活力的新載體。
夜經濟風生水起、蓬勃發展的背后,是職能部門、主辦單位、商家們的一致努力,是市民、游客的踴躍參與和良性互動,這是多方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的結果。但熱鬧之余,人們也發現,部分主辦場地還存在一定不足之處,比如高峰時段的場外通行、停車問題,又如現場噪聲和垃圾處理問題,更有相鄰場地的產品或服務同質化競爭問題等。類似問題處理不當,夜經濟的質量可能會打個折扣。因此,要讓夜經濟高效運行、良性發展,不僅是一道經濟課題,也是一道城市建設與管理的考題。
城市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培育夜經濟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就要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持續完善交通、停車場等基礎設施規劃與建設,對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進行合理配置,力圖避免同質化、低水平建設與競爭,同步做好交通疏導、噪聲控制、垃圾處理等現場服務,全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精準對接消費需求,適時在業態創新、智慧服務、品牌打造等方面做好加法,讓城市人氣“聚”起來、市民“樂”起來,讓夜色港城真正將流量變為實實在在的“留量”。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