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83萬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出口14.26萬億元,增長6.7%;進口10.57萬億元,增長5.4%。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前7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7月當月進出口同比、環比均增長,同比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在5%以上。(8月8日人民日報)
外貿是我國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面對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的不利局面,從一季度出現波動到4、5月逐月向好,走出一條張力十足的“反彈曲線”,到連續四個月同比增長超過5%,跑出向好“加速度”,我國外貿表現亮眼,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展現出韌性和活力,保持量穩質升基礎牢、動力足,為實現經濟增長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貿易規模再創新高,擴大開放打開增長空間。我國積極應對貿易數字化、綠色化趨勢,依托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平臺推進制度創新,打造貿易強國制度支撐和政策支持體系,不斷培育和壯大外貿發展新動力。前7個月,我國對歐盟、美國、韓國、日本合計進出口8.49萬億元,同比增長2.2%,對東盟、中亞、拉美、非洲合計進出口7.6萬億元,同比增長9.8%,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1個百分點,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11.72萬億元,增長7.1%,在保持對傳統市場韌性的同時,對新興市場進出口持續向好。堅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向好勢頭得到進一步鞏固。
中國外貿質升量穩,優化結構激發增長動能。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壯大外貿新動能,不斷優化外貿結構,為跑出外貿發展加速度注入新動力。今年前7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6.08萬億元,增長4.9%,占外貿總值64.7%,我國外貿自主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機電產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增長8.3%,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集成電路和汽車出口增長,中國制造“含新量”不斷提升、競爭力持續增強;民營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進出口13.67萬億元,增長10.9%,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個百分點,挑起外貿發展“大梁”,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4個月增速連超5%,外貿韌性支撐經濟向好。外貿表現與國內經濟有著很強的關聯性。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這為外貿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外貿規模創歷史新高,也對上半年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推進通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創新,營造有利于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制度環境”。隨著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效,以完整產業體系配套優勢作支撐,我國企業將為全球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產品,一定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保持好勢頭、掌握主動權,中國外貿行穩致遠基礎將更牢固,有力助推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