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今年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8%;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實際同比增長5.9%,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0.7個百分點。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民生答卷溫暖人心。(12月25日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針對就業壓力凸顯,強化穩崗擴就業政策支持”“針對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增多,強化基本民生保障”“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年初政府工作報告釋放的“民生溫度”讓人滿懷期待。年底盤點的民生答卷表明,施政“清單”變幸?!百~單”,發展“規劃圖”變百姓“獲得感”,有溫度的高質量發展彰初心、暖民心,進一步增進了大家奮躍而上、團結拼搏,加快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步伐的信心和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從堅持就業優先政策,想方設法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到拓寬社會保障覆蓋面、提升保障水平;從完善對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的救助保障制度體系,到千方百計確保困難群眾、受災群眾安居樂業,溫暖過冬……在經濟恢復“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形勢下,聚焦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是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溫暖注腳。
高質量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即將過去的2023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錯綜復雜,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周期性和結構性矛盾疊加,黨和政府團結廣大人民群眾迎難而上、穩中求進,出臺并推動落實一攬子政策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領域短板。1至10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1.6萬億元,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9%,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64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89元……一個個民生數據連綴成向上的曲線,傳遞高質量發展的民生溫度。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耙獔猿直M力而為、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多項部署聚焦民生關切、強化民生建設。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在高質量發展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以高質量發展“暖色”擦亮民生“底色”、檢驗初心“成色”,必將進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匯聚起億萬人民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