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要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強對政務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和工作群組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形式主義問題長期存在,捆綁基層手腳、脫離工作實際,向來飽受詬病。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政務上云”的步伐,簡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辦事效率,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精力為民辦實事。但與此同時,“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也在潛滋暗長。泛濫的工作群、令人眼花繚亂的政務平臺,捋不明白的群公告、沒完沒了的群接龍,應接不暇的“請上報”“請回復”“請點擊”……“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已成為形式主義在數字化背景下的變異翻新,是加重基層負擔的主要表現。“指尖便利”不能變成“指尖負擔”,“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當休矣。
“指上深入”而不一線身入,“遙控辦理”而不現場辦公,“線上解題”而不切實解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表現在“指尖”根子在“腦袋”,根本上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留痕”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但痕留得再好也不代表工作做得好,只重形式卻不把實事辦事、好事辦好,就不可能真正讓群眾滿意。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江蘇考察時圍繞“以學促干”提出明確要求,強調要“匡正干的導向,增強干的動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及時亮劍,絕不讓“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成為政績秀場正當其時。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徹底扭轉技術“賦能”成為基層“負能”的現象,核心在于減負。《若干意見》在強化使用管理方面,明確政務公眾賬號的推廣使用應從實際需求出發,不得作強制性要求。在工作群組中,不得脫離工作實際強制要求打卡接龍、即時響應,不得隨意攤派任務、索要材料。不得濫用政務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的關注點贊、轉發評論功能,不得將其作為考核評價、評比評選的依據。把要求落到實處,讓基層干部從“叮叮當當”的手機提示音中解放雙手,將有力驅散浮皮潦草的形式主義,遏制認認真真走過場的“精致務虛”。
剎住“指尖”歪風,勁吹實干好風,根本上要以機制之力形成亮劍的常態長效。《若干意見》要求,用1到2年時間,建立健全統籌管理、審核備案、評價反饋、清理退出等機制,壓實主體責任,大幅提升數字政務管理服務效能,有效解決“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用3到5年時間,健全完善常態化監管措施和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實現主體責任、監管責任、監督責任的貫通聯動,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反彈回潮和隱形變異,全面推進數字政務高質量發展,努力做到為基層真減負、減真負。既盯住“當下改”更做到“長久立”,歪風必將散去。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對于推進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義。向“指尖上的形式主義”并不是拒絕“數字政務”。減負減的是負擔,不是減擔當、減責任,向“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亮劍,擠掉“政績泡沫”,做好提質增效文章,數字賦能將真正造福基層,激發奮進新時代新征程的澎湃動能。(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