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游”“顯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緒價值”“質疑××,理解××,成為××”……《咬文嚼字》編輯部日前發(fā)布“2023十大流行語”,引發(fā)社會各方廣泛圍觀和熱烈反響。
盤點“2023十大流行語”,“聽見”奮進中國的鏗鏘足音。年年“盤點”,年年“上新”,本屆年度“十大流行語”同樣“新”風撲面,令人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振奮。創(chuàng)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居于榜首的“新質生產力”直觀、生動地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的創(chuàng)新氣質,ChatGPT、“文心一言”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問世讓大家無不體驗到科技創(chuàng)新的魔力。堅持創(chuàng)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中國大步流星邁進創(chuàng)新型國家行列,經濟社會發(fā)展活力充沛、動能澎湃。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新質生產力,正強勁驅動“中國號”列車沿著高質量發(fā)展軌道高歌猛進。
圍觀“2023十大流行語”,“遇見”時光變遷的別樣鄉(xiāng)愁。“十大流行語”是社會變遷的真實記錄,也是情感波瀾的流露,寄予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載著追夢人的時代鄉(xiāng)愁。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費用,游覽最多的景點,在旅游目的地了解最多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特種兵式旅游”引領新時尚;吃飯有“飯搭子”,旅游有“旅游搭子”,運動有“運動搭子”,通過社交平臺萬事可“搭”;“村超”出圈,“村BA”“村排”“村晚”風行,飄逸著濃郁的煙火氣和文化味……生活如此多姿多彩焉能不催發(fā)共情、共鳴,“質疑宛瑜,理解宛瑜,成為宛瑜”格式化流行,又何嘗不是追夢人心路歷程的演繹?
讀懂“2023十大流行語”,望見日新月異的幸福圖景。“要讀懂中國,先讀懂十大流行語”“讀懂了十大流行語,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曾經親歷,所以感同身受。情感與友誼,青年成長與國家需要,家國情懷與大國外交……“雙向奔赴”展現奮斗姿勢,彰顯胸襟格局,凝聚前行力量,價值內涵得到豐富升華。當“多巴胺”引申出“快樂因子”的含義,“多巴胺景區(qū)”“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飲食”等成“流行色”,透射出直抵人心的自信、達觀與篤定。在回望中汲取力量,不懼困難挑戰(zhàn)和風浪考驗,向著幸福接續(xù)進發(fā),“十大流行語”無疑被賦予更多“情緒價值”,不失為最給力的“勵志體”。
年末發(fā)布“十大流行語”,激活過往一年的“同期聲”,回望時光過隙“歲月留痕”,已然成了約定俗成的辭舊迎新“儀式感”之一。每個人都是故事的講述者,每個人都是故事的主人公,每個人又都是故事的選編人,“十大流行語”不啻是“中國故事”精彩回放,刷屏意氣風發(fā)“中國表情”,展現乘風破浪的“中國風采”。(高譚)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