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憲法晨讀”活動、舉辦專題展覽及系列講座、組織禮敬憲法活動……今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連日來,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主題的“憲法宣傳周”活動正在各地集中開展。(12月6日人民日報)
12月1日至7日是第六個“憲法宣傳周”,主題是“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根本法律依據,是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最高法律規范。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事業,要求我們在守正創新在“憲”聲奪人,讓法治文化深入人心,以憲法凝聚共識、匯聚團結奮斗力量。
“憲”入為主,建好法治宣傳陣地。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這就要求我們始終重視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堅持知識普及、理論闡釋、觀念引導全面發力,深化憲法宣誓、國家憲法日、國家象征和標志等制度的教育功能,推動憲法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使全體人民成為憲法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浙江建成400個憲法主題宣傳公園、場館;北京地鐵投放憲法公益宣傳片;江蘇南京、廣東深圳等地建好、用好憲法公園……因地制宜在群眾身邊筑牢常態化憲法宣傳陣地,增強群眾主動了解憲法、學習憲法積極性,進而增進法治共識,提升尊法意識和守法自覺。
精彩呈“憲”,創新傳播法治文化。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從呱呱墜地,到朱顏鶴發,從黎明破曉,到甜美夢鄉,從日常生活,到勞作生產……守護憲法,就是守護我們的美好生活。”連日來,主題宣傳片《守護》引發公眾熱烈圍觀。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憲法進農村”、“憲法大篷車”、“憲法晨讀”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接地氣、冒熱氣,創新方式方法,講好法治故事,“憲”聲奪人讓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有力推動憲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成為億萬人民共同的信仰。
偕“憲”而行,法治護佑幸福未來。“制定和實施憲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實踐雄辯的說明,我國憲法是推動國家發展進步、保證人民創造幸福生活、保障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好憲法。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堅持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全面貫徹,堅持憲法實施、憲法解釋、憲法監督系統推進,構筑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憲法宣傳教育體系,在全社會形成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良好氛圍,推動憲法實施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夯實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憲法之基。(高潭)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