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約翰多恩曾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一個人,生而進入社會,就不可能永遠和別人毫無聯系,勢必會與他人合作,當合作成功了,即為眾志成城;然而,人雖然是群居動物,卻仍然渴望著通過獨立來展現自己的能力和人格魅力,當他獨自完成了一項事務后,即為孤勇而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合作的重要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諸如我們平時食用的主食,無論是米飯還是面條饅頭,都是經過農民的種植,工人們的加工,商人的包裝才來到我們面前。倘若缺少其中任何一步,它們都無法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便是這個道理。而最強大的群體必然是人民,所以人民的合作一定是最渾厚的一股力量。君可見從古至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領導者善于運用人民合作的能量時,國家繁榮富強,百姓殷實富足;但當統治者濫用或享用這種合作的力量時,就會承受不住而導致一個時代的落幕。所以,只有運用恰當的理論來領導人民合作,才能長盛不衰。
當然,“距離產生美”同樣有理可據。合作太過長久通常會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成果究竟是按勞分配還是按能分配就常常令人頭疼。所以,在合作中,也不能忽視了個人的實力,能者孤勇而立,承擔更多的責任的同時,也會有更多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能力特長,只靠合作來謀利,遲早是“濫竽充數”式結局。
在國際上來說,“眾志成城”更多是我國崇尚的做法,而“孤勇而立”則代表著西美國家的看法。從電影里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長津湖》還是《流浪地球》都可以彰顯中國的世界觀:這不是一場一個人的戰斗,你的背后有國家,我們可以合作;與之相對的是西美國家的電影中,較多的個人英雄主義,是獨身向前,是一個人的斗爭。東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由此可見。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合作取得成果和獨立彰顯魅力都十分可取。倘若沒有合作,單憑我們現在的能力,顯然有一些事情會變得力不從心,但一昧合作卻有可能將我們的特長抹平,變得庸庸碌碌,丟失了鮮衣怒馬和少年意氣,那必然會留下遺憾。所以既可眾志成城,也可孤勇而立,留下底色的同時,不忘添些亮眼的筆觸。
揚州大學商學院經濟學 劉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