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11月25日,《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下稱《報告》)在北京發布,江蘇區域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三位。創新能力評價設置的“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五個指標維度,江蘇均有較好表現,與廣東、北京、浙江和上海同屬創新領先地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面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復雜變化,江蘇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對照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要求,對標國內其他省份、先進地區,制定創新發展戰略,激活創新發展引擎。
從全力推動蘇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等重大科創平臺建設,到聚焦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30個重點方向推進核心技術攻關,再到聚焦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制定“路線圖”,江蘇省打造現代化產業創新生態,以高度的自覺、耐心和韌勁,扛起時代賦予的重大使命。截至2022年底,江蘇省一線職工累計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授權分別達到134421件、924273件和341427件,占企業為第一專利權人的比例分別達到46.05%、43.19%和50.62%。數據充分體現江蘇省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牢牢把握科技現代化這一關鍵,在創新戰略落地上,江蘇搶時爭先,聚焦數字化與智能化“雙輪驅動”,全面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加速推進產業水平和產品質量向上躍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網上零售額9253.3億元,增長13.8%。截至目前,全省擁有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15家、國家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2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全省還打造了106家省級數字商務企業、65家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23家省級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
江蘇省把構建長江流域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全省之要,充分發揮優勢傳統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如鋼鐵、石化等,在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耦合上下功夫。與此同時,為醫藥、紡織、輕工等產業的轉型升級裝載“助推器”,不斷推動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在今年的《報告》中,江蘇“企業創新”指標排名全國第2;“知識獲取”指標排名上升1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強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就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比例、科技企業孵化器當年畢業企業數、國內論文數等科技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江蘇省繪制重點產業項目招引圖譜,瞄準高端資源要素,開展專場招商活動,引進高端人才科創項目,實現人才科創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擴鏈”,不斷強化人才至上發展理念,以人才為支撐加快創新步伐,為創新發展提供人才資源保障。
匯通江淮之氣概、暢達黃海之遼闊。江蘇以創新引擎全力加速,高揚勇于創新、奮勇爭先的風帆,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陳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