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10月18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GDP同比增長5.2%,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3.2%,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今年的中國經濟究竟表現如何?能否完成全年發展目標?《新聞1+1》關注: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消費支出最“亮眼”!(10月19日央視新聞客戶端)
消費,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三大主力之一;新冠肺炎疫情,受沖擊最直接的就是消費;疫情平穩轉段,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好轉的主要著力點和緊迫任務。透過消費支出賬單,我們不僅可以直觀地看出,消費正在走向真正的復蘇、全面的復蘇,而且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消費“馬車”牽引有力,加快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步伐,底氣足、信心強、動力大。
消費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力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鍵環節,綱舉目張做好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一攬子政策舉措擴內需、促消費,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回暖。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6.6%,比去年全年明顯回升,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前三季度消費貢獻率83.2%,拉動GDP增長4.4%,三季度消費貢獻率達到94.8%,拉動GDP增長4.6個百分點……消費支出貢獻率持續穩定上升,是經濟恢復支撐有力的具體體現,有效改善預期、增強信心。
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穩住經濟、促進就業、增加收入。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且逐月好轉;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高于GDP增長。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促發展措施有力有效,就業形勢好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大大增強了國民消費意愿。不久前的中秋國慶假期,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日均銷售額比2022年國慶假期增長8.6%,出行需求旺盛,景區人潮涌動,城鄉餐飲紅火,熱鬧的場景與向好的數據相互映襯,折射出中國消費市場的旺盛活力。
消費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觀照經濟景氣的晴雨表,是提振發展信心、激發市場活力的助推器,是推動經濟恢復增長的強引擎。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穩定提升,成為三大需求中拉動經濟增長最主要因素,既得益于黨和政府促消費、穩經濟政策效應的釋放,也是民眾消費需求提質升級的直觀呈現。各地各有關部門堅定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聚焦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優化消費環境等重點,著力構建“1+N”政策體系,不遺余力創新消費場景、優化消費體驗,有力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消費回暖、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高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