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9月26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中期評估報告。報告顯示,我省“十四五”前半程,緊盯目標指標,扭住核心關鍵,細化實施一批重大戰略舉措、配套安排一批重大改革政策、抓緊落地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多個指標達到或超過序時進度,多個方面呈現突破性亮點,多個領域取得大跨度成績。通過聚力攻堅突破,我省“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取得積極進展。(9月27日新華日報)
轉眼“十四五”進程已過半,省政府對“前半程”進行評估,既是法定職責和程序要求,也是出于盤點成就、總結經驗,提振信心、鼓足干勁,更好謀劃“后半程”,激勵全省上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負中央重托、不負時代使命,以“做示范”“走在前”的昂揚姿態與擔當作為,接續奮進跑出“十四五”全程好成績。
作為經濟大省的江蘇,一直被外界寄予厚望,也一直展示出發展實力和奮進風采。地區生產總值連跨兩個萬億元臺階、穩居全國第二,今年上半年實現60465億元、增量居全國第一,同比增長6.6%、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提升至14.4萬元、超2萬美元,連續14年居各?。▍^)之首;“強富美高”現代化新江蘇建設扎實推進、各條戰線交出高分答卷……全省上下全力促發展、保民生、護穩定、優環境,省“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取得新進展新成效,切實扛起經濟大省“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責任擔當,“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前半程”諸多突破性亮點,折射江蘇一以貫之勇于拼搏、創新進取、爭先創優、奮發有為的“氣質”。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平;制造業增加值占比穩定在37%左右、居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6.4、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至2.04∶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PM2.5濃度連續兩年以省為單位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社會文明程度指數大于90,13個設區市全部創成全國文明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高質量發展的江蘇亮點紛呈,這些優異成績是面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新冠疫情沖擊等多重風險挑戰的情況下取得的,始終秉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江蘇一路風雨無阻奮力奔跑。
“前半程”可圈可點,“后半程”可期可待。“前半程”符合預期、表現亮眼,“后半程”更有底氣、更具動力。隨著加碼促進經濟回升向好政策舉措落地落實,“后半程”鉚足干勁、全力沖刺,有望鞏固更好發展態勢。深刻認識時代方位、把握機遇優勢,對標更高標準、著力找差突破,完善規劃推進機制、加強政策研究儲備、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熱情,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加快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促進發展預期信心持續走強,確保勝利完成“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