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網絡無遠弗屆,安全如影隨形。9月11日至17日,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網絡安全領域取得的重大成就開展主題宣傳活動,通過論壇、研討、展覽、競賽等形式,黨政機關、科研機構、高校、企業、社會組織、群眾等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網絡安全宣傳活動,全面營造全社會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
安全和發展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要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是關鍵一環。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直播帶貨、國際貿易、云端招聘等,讓“互聯網+”廣泛融入各行各業,要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必須主動設“防”,制定“應急方案”,盡最大的努力守護清朗網絡空間,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筑牢思想“防火墻”,增強洞悉網絡風險能力。“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網絡安全問題不是小事,事關國家行穩致遠,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筑牢“網絡安全”的銅墻鐵壁,首先就要增強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增強洞悉網絡風險能力,筑牢思想“防火墻”,讓每一個人都能成為網絡風險“絕緣體”,對網絡風險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及時彌補網絡空間漏洞。
構筑指尖“防護盾”,掌握攻克網絡威脅技術。“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要讓人民群眾用網的每一個環節都安全可靠,關鍵在“科技護航”,這就需要加強技術研發攻關,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攻克更多“卡脖子”的問題。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構筑指尖“防護盾”,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網絡威脅的具體問題,提高科技創新的靶向性,堅持“不拘一格降人才”“揭榜掛帥”,激勵更多人才投身到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中來,以科技水平的提升,實現指尖“防護盾”的安全系數提升。
提高云端“防御力”,強化防范網絡問題意識。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筑牢“網絡安全”銅墻鐵壁,每一個人都是“守門員”,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做好網絡典型案例宣講,及時做好網絡問題“官方解說”,群策群力、攜手并進,在網絡空間找準自己的“責任坐標”,堅守網絡安全底線,提高云端“防御力”。從被動防御到主動防御,網絡安全防護做到“主動免疫”,搶抓守護網絡安全的主動權,贏得先機,依靠網絡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筑牢“網絡安全”的銅墻鐵壁,既要主動設“防”,也要實現“縱深防御”,把防御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織密織牢網絡安全防線,守護網絡空間精神家園,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