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部署,全方位培養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8月28日人民日報)
青年科技人才處于創新創造力的高峰期,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黨中央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強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使他們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若干措施》再度明確賦予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重任,并以一攬子政策措施把青年推向科技創新舞臺“C位”,勢必大大激發青年科技報國熱情,進一步壯大科技強國“青”力量,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攀登新高度。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青年富有敢想敢干、富有夢想的特質和善于創新創造的活力,青年科技人才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參研人員中,45歲以下占比達80%以上;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齡已低于45歲;北斗導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戰略科技任務的許多項目團隊平均年齡都在30多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青年科技人才規模快速增長,源源不斷充實科技人才隊伍,為黨和國家建設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巨變發揮了重要作用。培養用好青年科技人才,對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意義重大。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作為離不開自身的拼搏奮斗、離不開國家的關懷支持、離不開和平的時代環境。“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應急科技攻關大膽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擔任項目(課題)負責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若干措施》不僅明確提出了諸如此類具體的量化指標,而且從經費支持、成果轉化、評價機制優化等多層面撐腰鼓勁,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有望促進更多優秀科技人才脫穎而出,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強勁的科技支撐。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若干措施》的出臺和落實有力更好地破解當前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充分激發青年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打造一支生龍活虎、萬馬奔騰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成才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提供施展才能實現抱負更廣闊的舞臺。這也要求廣大青年人才珍視好政策、把握好機遇,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堅定科技報國理想,站定科技強國C位,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青年才智和青春力量。(秋聲)